近年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依托當地氣候和地理條件,通過“企業+農牧戶”模式建設白蘿卜種植基地,打造白蘿卜全產業鏈,加工好的蘿卜干不僅暢銷江蘇、四川、貴州、香港、澳門等地,還遠銷海外,保障農牧民穩定增收。圖為工人在鄂托克前旗城川鎮一家副食品公司晾曬白蘿卜條。新華社
本報記者|荊文娜
“千里草原、萬頃牧場,生態內蒙古、綠色好味道”,位于祖國正北方的內蒙古自治區,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一方水土,滋養一方風物。伊利、蒙牛、鄂爾多斯等品牌馳名中外,蒙草、蒙稻、蒙都等“蒙字號”品牌強勢崛起,呼倫貝爾牛奶、興安盟大米、通遼黃玉米、錫林郭勒羊肉、烏蘭察布馬鈴薯、河套小麥、鄂爾多斯阿爾巴斯山羊等地理標志產品聲名遠播…… 今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品牌,加強“蒙”字標品牌打造,把更多好產品做成好品牌、做出美譽度、占領大市場,讓“千里草原、萬頃牧場,生態內蒙古、綠色好味道”越唱越響亮。經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內蒙古自治區以“蒙”字標認證為牽引,努力打造“蒙”字標品牌建設,“蒙”字標已經成為具有鮮明內蒙古特色的區域品牌,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消費者的高度認可,品牌辨識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獲證企業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增長,區域品牌價值不斷增強,其品牌帶動能力、品牌溢價能力、品牌輻射能力成效明顯。 如今的積極向好局面是當地在推進品牌建設過程中不斷自我突破的結果。記者了解到,為解決內蒙古自治區農畜產品品牌“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堵點”問題,該區各職能部門精心分析研究破解問題的思路和舉措,探索出一條“以‘蒙’字標認證打造‘蒙’字標品牌”、讓內蒙古“閨中寶”以“蒙”字標“身份證”走出大草原的新路子。
讓好產品“走向大市場”
要想讓產品走出大草原,走向全國,關鍵在于品牌的質量。為了讓大草原上更多的好產品在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2019年6月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批準內蒙古自治區開展“蒙”字標認證,自治區積極開展打造內蒙古品牌行動。為了鑒定品牌質量,內蒙古自治區創建了標準體系、認證體系、產業體系、質量管控體系和綜合服務體系,采取“以認證選真品”的方式,圍繞自治區優勢特色農畜產品,讓好東西變成好產品,讓好產品的真實品質看得見、認得清、能享用,以“蒙”字標認證產品的形式,讓好產品走出去,與消費者零距離。 當然,“蒙”字標品牌最終效益的實現,還需依靠市場的識別度。為了走向全國大市場,內蒙古自治區還建立了品牌推進“六項機制”——建立與自治區相關廳局的聯系機制、與大學和科研院所的聯絡機制、與各盟市農畜產品品牌推進部門的聯合機制、與龍頭企業的聯動機制、與域外區域品牌的合作機制、科學嚴格的品牌建設管理機制,打牢了“走向大市場”的堅實基礎。 據了解,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先后與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學合作,比對分析全國同類產品,逐項確定“蒙”字標產品營養指標、風味指標以及食用和加工品質指標,形成錫林郭勒羊肉、內蒙古大興安嶺黑木耳、興安盟大米等9項《關鍵品質指標研究報告》研究成果,以科學數據展示產品差異、特征和優勢,以品質差異贏得各地市場的認可。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內蒙古自治區通過與深圳“圳品”、吉林“吉致吉品”區域品牌合作,“蒙”字標認證企業獲得了進入深圳和大灣區、吉林和東三省市場的質量信用證和綠色通行證,實現了“大草原”與“大市場”的信任鏈接和市場對接;呼倫貝爾中榮集團“蒙”字標認證的產品“呼倫貝爾牛羊肉”,以其極高的信譽度成功進入上海、廣州、天津市場;羊羊牧業以“蒙”字標為優勢,中標羊肉供應商頻頻收獲大型訂單…… 經過多年努力,“蒙”字標已成為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認證品牌,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消費者的廣泛關注。獲證企業圍繞“蒙”字標認證品牌,進一步延鏈、補鏈,迅速成為標準化、規模化、科技化發展的帶頭企業,品牌溢價能力、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
內蒙古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造就了呼倫貝爾牛肉、錫林郭勒羊肉、赤峰小米等一批優質綠色農畜產品。然而,受交通及資金等因素制約,好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好東西賣不上好價錢”。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差異化特征不足也成為長期困擾當地品牌發展的突出問題。 對此,內蒙古自治區適時組織專家力量、充分研判,抓住“蒙”字標認證“保障品質、傳遞信任”的核心價值這個牛鼻子,強化“蒙”字標認證依法傳遞信任的價值理念。通過認證傳遞品牌信任和價值,為內蒙古好產品“正名、清源、樹榜”,將內蒙古自治區的區域優勢、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質量優勢、人文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針對影響自治區農畜產品發展的“痛點”,區市場監管局通過“高標準+嚴認證+強監管+優服務”的方式,為全球市場甄選草原尚品,讓優質綠色農畜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其中,最關鍵的一步是構建“五大體系”,即標準體系、制度體系、產業體系、質量管理體系、推廣體系,從而形成科學完備的框架體系,為開展科學認證提供支撐。 據了解,以首批開展的“蒙”字標認證為例,興安盟大米、赤峰小米、烏蘭察布馬鈴薯、河套小麥粉、錫林郭勒羊肉、科爾沁牛肉、大興安嶺黑木耳等9類產品19家企業中9家企業通過認證。為了嚴管產品質量,相關部門搭建“一鏈兩平臺”,對相關企業質量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在獲證企業試運行過程中,要求按照“一品一碼”的既定目標實現與生產過程同步賦碼。為了解決融資難題,有關部門積極對接金融部門,幫助部分首批獲得認證的企業進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彼時提交銀行審核后初步確定融資金額1.35億元。為了幫助企業擴大品牌影響,內蒙古自治區積極主動與深圳、浙江、上海、山東等地市場監管部門對接,商定開展產品認證、品牌互認工作,持續擴大“蒙”字標品牌影響力。 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操作,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我們的黃芪、枸杞、紅花,都是仿野生種植的,無人工干預,藥效優越,‘蒙’字標認證內蒙古自治區道地產區、道地藥材后,市場價格將會比其它產區高出50%,真正賣出了好價錢。”巴彥淖爾天衡藥業霍秉新總經理感慨道。
讓“蒙”字標成為優質農畜產品“代名詞”
“目前,已經研制發布‘蒙’字標認證團體標準41項,涉及全區羊肉、牛肉、牛奶、玉米、大豆、馬鈴薯等23類優勢特色產業,目前正在研制30項新標準。‘蒙’字標認證標準體系被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評價為‘具有創新意義的高標準體系’。”內蒙古自治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這是非常有價值的創新實踐,希望內蒙古自治區能發揮積極的示范作用。”該負責人介紹,以“蒙”字標認證打造“蒙”字標品牌,其標準體系和認證體系得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監司高度肯定。2022年,《“蒙”字標認證管理辦法》等10項制度性文件的制定實施,使當地建立起了符合自身發展特點的“蒙”字標聯盟認證體系,從運行機制層面上保證了認證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目前,“蒙”字標企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鏈綠色發展,推動形成“蒙”字標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興安盟大米、赤峰小米、河套小麥粉等“蒙”字標認證產品生產企業,種植面積達到28萬畝;“蒙”字標認證草原牛羊肉產品生產企業前端養殖數量已達50萬只,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奠定了高標準產業基礎。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寧云飛表示,今年將從五個方面入手,繼續加強“蒙”字標品牌打造,把更多好產品做成好品牌。包括以“蒙”字標為支撐,推進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加大認證的推進力度,完善“蒙”字標認證“五大體系”。加強農牧業品牌和“蒙”字標品牌宣傳。研究自治區農畜產品品牌建設評價體系,發布內蒙古農牧業“品牌榜”。強化品牌執法保護。真正使內蒙古自治區的區域優勢、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質量優勢、人文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使“蒙”字標成為內蒙古生態優質農畜產品的“代名詞”,讓“千里草原、萬頃牧場,生態內蒙古、綠色好味道”越唱越響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