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市場的強勁復蘇,電影文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中國電影博物館。圖為8月20日,參觀者在中國電影博物館了解電影文化的歷史和發展。
商雨晗/攝
本報記者|劉政
改編自“大涼山格斗孤兒”真實事件的《八角籠中》、以“泰國孕婦墜崖案”為原型的《消失的她》、聚焦網絡詐騙等跨國犯罪活動的《孤注一擲》……今年暑期檔,貼近觀眾生活、具有話題性和交互性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表現搶眼。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2023年暑期檔電影票房超過194億元,全國觀影總人次超過4.76億,突破了2019年的177.9億元,刷新中國影史暑期檔票房紀錄。 電影市場強勁復蘇,在各消費行業中異軍突起、表現亮眼。對于下半年的國慶檔、賀歲檔等重點檔期,業內期待值已經“拉滿”。
講好觀眾期待的故事
今年暑期檔是疫情防控轉入“乙類乙管”后的首個暑期檔,內地電影市場熱鬧非凡,今年6月1日~8月17日,共有110部新片上映。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暑期檔放映總場次超過3100萬元,《消失的她》《孤注一擲》兩部影片票房突破30億元,創下影史暑期檔新高。同時,《封神第一部》《八角籠中》票房順利突破20億元。 國產電影崛起受文化娛樂消費市場不斷增長、電影工業水準進步、國產影片質量提升、版權保護法制健全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但文化自信的提升,無疑是內地電影扛住票房的關鍵因素之一。 從7月7日起,連續五個周末都出現了周日票房超過周六的現象,這與以往市場的常規表現很不同。電影市場研究專家蔣勇認為,這說明電影口碑效應在發揮作用,電影品質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影院。 “這個暑期檔之所以這么火熱,說到底是影片質量夠硬,類型有新意,文化有眼界,傳播有熱度。一言以蔽之,合乎觀眾的口味要求及預期。”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這樣分析。 與此同時,截至8月22日,七夕檔票房達到3.51億元,但新上的幾部愛情片的市場表現卻不太理想。 有網友評價,近年扎堆的國產爛片透支了觀眾對愛情片的信任,這些影片大多都有著模板化、狗血化的劇情設定,連片名都是相似的“超長體”。“寧愿選擇在愛情檔期看其他類型的影片,也不愿冒風險去看愛情片。” 正如一位影評人所說,影片質量至少要保證在及格線以上,才有資格拿到進入瞬息萬變市場的入場券。影視從業者,應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去講一些觀眾真正想看的故事上來,而不是想方設法讓影片在熱門檔期上映。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當前中國電影產業仍存在結構性矛盾,優質影片供給不足。產品內容是核心,而內容核心是人才。國產電影想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應當大力扶持青年創作人才快速成長,同時給予更多的項目資金支持,只有市場蛋糕做得越大,差異性、多樣化的細分市場才能夠出現,才能帶動整體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
“青年力量”正在脫穎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影視人才正在迅速崛起。 《八角籠中》導演王寶強,《孤注一擲》導演申奧,動畫《長安三萬里》導演謝君偉、鄒靖等都是“80后”,《消失的她》導演崔睿、劉翔更加年輕,《宇宙探索編輯部》導演孔大山、編劇王一通,入圍戛納的《河邊的錯誤》導演魏書鈞等是“90后”。 《封神第一部》一次性捧紅了于適、陳牧馳、娜然、此沙、侯雯元等近10名青年演員,史彭元在《八角籠中》表現不俗,從《隱秘的角落》起令觀眾熟知的他,和榮梓杉、王圣迪等都在近幾年持續推出作品。 “當代青年電影人才在影視工業技術的突破,文化審美的建立、新時代文化價值觀的探索等方面都已經區別于老一輩導演了,這種情況除在中國影視圈外,在包括動畫、游戲等行業開始廣泛出現,他們真正開始走出新時代中國文娛自己的道路。”有知乎網友這樣評價。 青年導演、青年演員的涌現,與新一代觀眾群體的觀影需求密不可分。 華誼兄弟傳媒有限公司副總裁葉寧認為,這一兩年觀眾群體的變化非常明顯,二三線城市成為絕對主力,三四線城市成為不可忽略的增量,主流觀影人群越來越年輕化。“90后”“95后”對電影的內容需求越來越回到本真,需要豐滿的人物、精彩的故事、較高的拍攝質量,還要保持創新性和作者自己的個性。 左衡認為,未來電影工作者既要繼續夯實電影的工業化、類型化和文化厚度,又要著眼電影未來的技術標準、未來的文化形態、未來的美學趣味,追求最大公約數的觀眾群體。“但更重要的,還是要不斷培育、發掘中國電影的新力量,發揮創新精神,把最有創造力的青年人才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
政策“禮包”帶來信心
“自202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今年5月,財政部和國家電影局發布了關于階段性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的公告,支持電影行業發展。8月4日,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魏巖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在近期公布稅費優惠政策后續安排。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該政策顯示出國家提振電影市場的決心,長達半年的專項資金免征包含五一檔、暑期檔、國慶檔三個重要檔期,為電影市場的復蘇注入強勁動力。這也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國家第二次免征收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諸多電影企業尤其是片方將會極大受益于該政策。 從事電影宣發工作的業內人士介紹,票房凈收入也被稱為可分賬票房,其中包括需要繳納5%的電影專項資金。相對而言,減免專項資金對電影制作宣發的供給側相對友好,有助于電影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回收更多現金,能讓企業壓力有所緩解,進而開發更多項目。 “這項政策的導向意義非常重要,”從事電影發行工作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電影主要分高票房和低票房兩種,中間區較少。對高票房電影而言,免征費用確實能增加片方的收益,但此時投資方已經沒有資金上的壓力,屬于錦上添花;對低票房電影而言,如果一部電影已經虧損,免征費用也無法讓其實現盈利,僅僅是聊勝于無。“目前整個電影市場相對疲軟,相關政策的引導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盡管國家調控電影行業的手段有限,但這足以顯示出國家對電影市場的重視。” 該業內人士介紹,很多影片針對政策窗口期進行了上映時間調整,部分暑期檔電影也在此列。同時,也有很多制作方加緊了正在進行的拍攝,并有多部新影片開始籌拍,但是從立項、拍攝到上映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難以確保能在10月31日完成上映計劃。有業內呼聲稱,希望有關部門拉長免征專資的時間段,讓更多的投資方、制作方享受到政策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