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某地工作人員在可回收物綠色分揀中心織物分揀工作臺進行分揀作業。新華社
本報記者 | 白 雪
一次性餐盒、一次性塑料杯、泡沫塑料、廢舊紡織品、廢玻璃等常見的固體廢物,在生活垃圾分類中很容易被當成其他垃圾焚燒處置。事實上,這些低值可回收物也是寶貴的資源。 近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和北京資源強制回收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布的《廈門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模式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福建省廈門市結合生活垃圾分類,初步探索出了一條“政府統籌部署支持-企業專業化運作-居民積極參與”的覆蓋前、中、后端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模式。按照廈門市一天產生5000噸其他垃圾、平均20%低值可回收物占比計算,每天約有1000噸低值可回收物產生,每年約36.5萬噸。在資源化利用基地,這些分類分選出的可回收物最終會生產成再生塑料、再生紙漿等資源化產品,經濟價值超過1.35億元。
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處置方式碳減排效果明顯
在開展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體系建設之前,廈門市絕大部分低值可回收物均采取焚燒處置的方式處理。到底什么是低值可回收物?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體改所循環經濟研究室主任張德元告訴本報記者:“低值可回收物是指從物體本身來看具有可回收性,但對其回收利用需要付出較高成本,從而導致經濟性較差,單純依靠市場力量難以進行有效回收的各類廢棄物! 張德元坦言:“由于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效益較差,企業技術裝備水平普遍較低,這也成為‘小散亂污’的集中‘爆發點’和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一大‘短板’。” 正如開展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體系建設之前的廈門一樣,我國當前大量低值可回收物混入城市其他生活垃圾被統一送往垃圾焚燒廠焚燒處理,造成了大量可再生資源的浪費。近年來,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率平均達到75%,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2021年,全國城市及縣城垃圾清運量達3.17億噸。據測算,在這些城市生活垃圾中,低值可回收物占比達到40%~50%。按平均45%的比例計算,這3億余噸生活垃圾包含了約1.4億噸低值可回收物。在張德元看來:“如果對這1.4億噸低值可回收物實現資源化利用,將極大地提高我國再生資源的平均回收利用水平! 另外根據測算,與混入生活垃圾進行填埋或焚燒發電處置相比,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處置方式的碳減排效果也十分明顯。《報告》顯示,回收1噸廢塑料將減少1.5~2.2噸碳排放,相當于700~750升無鉛汽油或柴油燃燒碳排放量。當前,我國各類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率偏低,其中廢舊紡織品、廢玻璃(不含平板玻璃及制品廢玻璃)、廢塑料回收利用率分別約為20%、30%和30%,提高其材料化回收利用率可有效降低處置利用過程中的碳排放量。
廈門構建覆蓋前中后端一體化運行體系
低值可回收物來源于日常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覆蓋品種多、物理形態多樣、化學性能各異。如何構建一個上下游有效鏈接、垃圾分類、運輸與資源化利用有效協同的運行體系,就成為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關鍵。廈門市正是抓住了這個關鍵,開展全鏈條治理和優化,構建起覆蓋前、中、后端的一體化運行體系,保證了體系的順暢運行。 “在前端,引導居民做好分類投放;在中端,環衛企業開展分類運輸;在末端,由專業企業進行集中分選利用。”張德元告訴本報記者,“這些被集中分選后的低值可回收物可以生產再生塑料顆粒、再生紙漿等再生原料,也可以生產無紡布袋、塑料用具、椅子等再生制品,廢舊玻璃陶瓷等被加工成建筑材料,廢舊織物經處理后捐贈或破碎再生利用! 為充分調動各環節相關主體的參與積極性,廈門市在低值可回收物的分類、收運、分選、再生處置等各環節均建設了較為完善的運行機制,包括源頭監督機制、用地及補貼政策等。 如在分類環節采取“日常監督+廣泛動員”的模式,廈門市將低值可回收物源頭分類投放納入生活垃圾分類體系,進行系統推進。同時建立了常態化監督機制和社會動員機制,前者是利用政府和企業的力量對居民分類投放行為進行強力約束,后者是通過組織居民參觀分選中心、對居民開展宣傳教育,來引導居民分類意識的提高。 又如在分選利用環節采用“用地保障+運行補貼”模式,廈門市政府出臺用地支持政策,將分選中心納入城市環衛設施用地規劃,同時給予不高于焚燒處理費的處置補貼以支持項目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模式是“政府+企業+居民”通力合作的模式,政府、企業、居民均積極參與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體系建設中。張德元告訴本報記者:“具體說來就是在宏觀推動上,政府制定低值可回收物目錄,與企業協同開展居民宣教活動;在具體運行上,環衛企業與回收企業合作承擔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運輸和分選加工! 通過持續不斷地推進,廈門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秷蟾妗凤@示,目前,廈門市每天產生約1000噸低值可回收物,每年約36.5萬噸,擬擴建的集中分選中心的低值可回收物年處理量為20萬噸,項目達產后年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量將達到15萬噸。在資源化利用基地,這些分類分選出的可回收物最終會生產成再生塑料、再生紙漿等資源化產品,經濟價值超過1.35億元。 《報告》顯示,將低值可回收物加工利用成再生材料,可代替原生資源;同時,相較于利用原生資源,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塑料為例,1噸混合廢塑料(碳含量約85%,雜質約12%)直接焚燒的碳排放約2.74噸,而生產1噸塑料會帶來約2.3噸的碳排放。如果廢塑料得以回收利用,總體將減少約2.9噸的碳排放,按照15萬噸/年的回收利用量計算,廈門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中,僅廢塑料部分每年就可以減少約43.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緊密結合
廈門模式成功的核心在于“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的緊密結合。張德元介紹,“有為政府”主要是政府開展頂層設計,發布低值可回收物指導目錄;推進“兩網融合”,出臺低值可回收物收運、處理補貼辦法;完善規劃用地、投資建設等各項支持政策,確保體系有效運轉!坝行袌觥笔侵竾、民企共同發力,采取市場化運營模式,建設高效運行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實現低值可回收物的資源化利用。 《報告》認為,廈門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模式適合在具有較好生活垃圾分類基礎、較完善的末端利用設施承接的大多數發達地區城市進行推廣。張德元說,具體來看有以下幾類城市:一是政府部門重視發展循環經濟,充分肯定和支持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能夠意識到低值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相比生活垃圾焚燒具有更好的經濟、資源和環境效益;二是政府部門重視生活垃圾分類,并且城市已有一定的垃圾分類基礎,能夠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四分類;有一定的宣教基礎和設施投入,居民有較好的分類意識,同時利用低值可回收物分選中心和廚余處置設施,可以實現低值可回收物和廚余垃圾同步督導分類,促進其他垃圾的減量;三是具備建設集中的區域低值可回收物分選中心的條件,能夠確保分類收集運輸的低值可回收物得到有效處置;四是周邊具備承接處理低值可回收物的企業,具備整合與打通再生資源產業鏈的能力,能夠對分選的可再生資源進行資源化加工和循環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