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廣西梧州市蒼梧縣木雙鎮粵桂六堡茶產業研學示范園,村民搭建茶苗大棚。新華社
本報訊 記者張守營報道 日前,中國鄉村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教育發展與鄉村振興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與鄉村振興報告(2022-2023)》,《報告》認為,農村中等職業教育作為與鄉村聯系最為緊密的一種教育類型,應在新時代中承擔起相應職責,助力鄉村發展,為黨和人民提供更高質量的農村中等職業教育。 《報告》認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是以一定數量的高質量專業技術人才為支撐,而農村中等職業教育作為人才培養基地,由于其具備專業性和職業性的特點,可通過不同的專業設置培養出面向“三農”、服務“三農”的多層次、高素質專業技能人才。一方面可直接滿足當地農村農業發展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可極大地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進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農村職業教育的生源大多來自本地區和鄰近地區,畢業生也大多會選擇在本地區或鄰近地區就業,因此,農村職業教育對當地鄉村的人才貢獻率遠高于其他普通教育。 職業教育具有較強的包容性,是面向所有人的一種教育類型,除適齡青少年外,農村職業教育還面向已經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群體,為包括企業在職員工、退伍軍人、農民工等社會成員提供二次學習和接受教育的機會,使其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技能。尤其是在經濟較為落后的農村地區,青少年及社會弱勢群體可以通過接受職業教育提高受教育水平,掌握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進而拓寬就業選擇面,提高就業質量。 《報告》建議,農村職業教育要注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此實現與地方經濟接軌、與農業企業結合。通過項目開發等方式,孵化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先進技術與專利,并將其直接應用于實際,有效促進農業農村的技術創新與發展。同時,農村職業教育要將最新的科學技術和科技成果融入教學,提高學生對最新科學技術的理解與應用能力,進而轉化為農業農村發展的實際生產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