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煙臺港汽車碼頭,大批出口商品車等待裝船發運。新華社
本報記者 | 楊 虹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性產業,也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2023年,中國汽車工業迎來了70華誕,中國汽車工業在70載砥礪奮進中發展壯大,在自主創新中跨越式突破,躍升全球第一汽車產銷大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第一,自主品牌車企加快國際化進程,越來越多具備核心競爭力的自主品牌車企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積極參與全球汽車市場競爭,通過國際營銷體系建設、投資建廠、品牌收購、合資合作等方式,骨干車企持續推進海外市場本土化發展,加快國際產能布局。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汽車產業仍然具有很強的綜合競爭優勢,也能夠持續提供更多更好的創新產品,滿足全球消費者需要。中國汽車企業應立足于技術創新和品牌打造,積極利用全球資源提高競爭力,全力做大做強,應對激烈國際競爭。
汽車產銷量穩定增長
近年來,隨著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我國汽車產業堅持不懈開展科技創新,構建完整產業鏈供應鏈,汽車產銷量屢創新高。中國汽車產業對加快工業化進程、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增加就業和促進消費升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三年,我國汽車產業克服新冠疫情、芯片短缺等重重困難,實現汽車產銷量持續增長。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雙突破3000萬輛,為全球經濟復蘇貢獻了重要力量。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3全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1459.6萬輛,同比大幅增長24.1%,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達到56%,較2022年提升6.1個百分點。 2023年中國品牌汽車銷售數據亮眼。比亞迪全年共銷售302.44萬輛,同比增長61.9%,一舉奪得了中國汽車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冠軍;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188.13萬輛,同比增長52.6%,創下歷史最佳;吉利汽車累計銷售汽車168.65萬輛,同比增長約18%,創下歷史新高…… 2023年,“內卷”成為汽車行業的熱詞。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雷平在第十九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表示,內卷的本質是產品同質化嚴重,許多車企破局手段單一,僅靠降價只會讓行業喪失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要想真正從內卷中破圈而出,從根本上還是要靠打造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力。 “汽車行業還是要回歸制造業的本質,用心打造真正滿足用戶需要的好產品,汽車企業應更多地關注用戶、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和使用場景的需求。”雷平強調,要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從真正的用戶需求出發,從真實的使用場景出發,用技術創新突破傳統的邊界。拒絕復雜冗余功能的無效堆砌,做好共性技術和個性技術的分工協作。在有關安全、健康和環保等基本要求方面,加大研發力量、加大行業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在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滿足特定場景下的使用要求,在滿足特別的消費偏好等方面,打造用戶感知強烈且價值卓越的產品、服務和體驗。 2023年,中國一汽以4291億元的品牌價值,再次強勢上榜,位列中國500強最具價值品牌第九位,連續20年位居汽車行業最具價值品牌榜首。紅旗品牌價值1155億元,位居乘用車品牌行業第一。解放品牌價值1187億元,位居商用車品牌行業第一。
新能源汽車實現快速發展
“我國大力推動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出口為產業增添鮮明亮色。當前,我國每出口3輛汽車就有1輛是電動載人汽車,2023年全年出口177.3萬輛,增加67.1%,這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貢獻。”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日前表示。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工業重要的增長點,不僅在國內實現自主占比超50%,贏得主導地位,更帶動汽車出口。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自主品牌比亞迪,成為全球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制造商。中國品牌汽車憑借新能源車推出更多優質產品,贏得市場的認可。 回首我國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歷程,其中走過一些彎路,借發展新能源汽車實現彎道超車的路線設計也曾受到質疑。不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讓一些企業看到了進入汽車行業的契機,新勢力造車“攪動”市場格局。經過十多年的積累,我國已經擁有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區已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擁有結構完整、有機協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涵蓋基礎材料、零部件、整車等全鏈條,我國已成為驅動電機最大的生產國,中國申請的動力電池專利占據了全球的74%。2023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據六席,市場份額超過60%。
國際化是中國品牌向上的必經之路
中國汽車出口數量從1輛達到100萬輛,用了55年;2021年、2022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連續邁上了200萬輛、300萬輛臺階。2023年更是跨越了兩個百萬級臺階,出口522.1萬輛,同比增加57.4%。“一個國家的汽車出口數量是按照屬地原則來統計,其中也包含了外資品牌在當地生產然后出口的汽車數量。”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 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成績單顯示,2023年,奇瑞汽車出口922830輛、上汽乘用車685018輛、特斯拉中國344078輛,這三家是中國汽車出口車企上榜的“前三甲”。 2023年我國對“一帶一路”和發達國家市場的汽車出口均實現增長。日前,俄羅斯大型商業銀行奧特克里捷銀行發布了一項市場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中國品牌汽車在俄羅斯市場的份額顯著增長至49%,中國品牌汽車在俄羅斯的銷量首次突破50萬輛,達到了創紀錄的55.3萬輛,共有30個中國品牌汽車正式進軍俄羅斯市場,奇瑞、哈弗和吉利等品牌在當地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雷平認為,國際化是中國品牌向上的必經之路,但是“出口”不等于國際化。當前,中國品牌汽車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外觀設計、產品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供應鏈管理、供應鏈質量和效率、服務體系發展和創新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產品綜合競爭實力大幅提升,具備了“乘風破浪”出海的條件。 根據奧特克里捷銀行的分析師預測,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銷量在今年有望進一步攀升。 “中國品牌,要想實現真正崛起,就要牢牢把握海外市場需求多元化、高端化、電動化的發展機遇,相互尊重、共同成長,拒絕相互詆毀、拒絕自殺式的低價競爭,拒絕對用戶用車服務不負責任,共同為培育和呵護中國品牌汽車、提升品牌美譽度而努力。做負責任的中國車企,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雷平強調。 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認為,構建高質量的、可持續的出海模式是開創中國汽車品牌“出海”新格局的關鍵。要堅持自律,珍惜口碑;要轉變思路,品牌向上;要先予后取,貢獻價值;要開放合作,成果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