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潔 本報記者 | 王曉濤 潘曉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其中,“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排在諸多任務之首。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最受關注的熱詞。與此同時,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乘勢而上,正在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和支撐力。 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眾多民營企業正在開拓思路,發展新質生產力,向“新”而動。民營企業家紛紛表示,向“新”求“質”已經成為必然選擇,要多措并舉發展新質生產力,匯聚新質生產力澎湃動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 政策暖風頻吹 激發民營經濟創新活力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民營企業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當前,要促進民營企業向“新”求變、大有可為,就要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為民營經濟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注入信心和動力。 “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都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要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多處著墨,體現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民營經濟,以更強的力度為民營企業鼓干勁。 回望2023年,更是被稱為民營經濟的“政策大年”,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接連落地。“兩個毫不動搖”作為關鍵詞,頻頻出現在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有關文件中。 “從《政府工作報告》重申‘兩個毫不動搖’,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我們深刻感覺到了國家支持民營經濟、支持民營企業、支持民營企業家發展的信號更加強烈,感覺到環境在升溫、變暖。”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說。 劉漢元表示,在黨和國家各項政策的指引下,民營企業實現了高質量發展,成為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堅力量。光伏產業的發展,正是中國民營經濟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激活中國經濟活力的縮影。 “福建省七成以上的科技成果是民營企業創造的,八成以上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在民營企業,九成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民營企業。這些成績得益于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讓民營企業安心創業、放心做事、大膽投資。”九牧集團董事長林孝發表示。 全國兩會上不斷傳來的好聲音,和風春雨般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更強勁動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新質生產力誕生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之中。數字經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沃土,民營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當前,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良好基礎和有利條件。”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說。
蓄勢新質生產力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最為突出的位置。”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楊德才表示。 近年來,民營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2023年9月,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和《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達到275.78億元,比2022年增加12.11億元。民營企業500強中,有414家企業的關鍵技術主要來源于自主開發與研制,432家企業通過自籌資金完成科技成果轉化。 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民營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貢獻了全社會70%的技術創新成果,涵蓋了80%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上可以大有作為。 奇安信科技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民營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之一,也是技術推廣應用和產業升級的主要力量,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可以發揮多重作用,成為突破重大科學技術的生力軍、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排頭兵以及匯聚創新人才的蓄水池。 “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新質生產力將為撬動行業蓬勃發展提供新支點。”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說。 在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北京零點有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岳看來,中國民營企業一直對新興技術高度敏感。而在各類民營企業中,中型企業對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又表現出了相當高的關注度。如何激活民營企業的內生動力,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他認為改善產業營商環境是關鍵,而這不僅是地方政府的事,也需要協會、以及企業的共同參與。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倪紅福表示,我國在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突破性進展,主要體現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持續提升、數字經濟和信息技術加速發展、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遼寧大學校長余淼杰表示,新質生產力的源泉來自創新,特別是基礎研究方面的創新,目標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關鍵在質優,以新促質、以新提質是它的核心。 談及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余淼杰建議,各地要因地制宜,發揮各自優勢,不能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此外,要真正協調好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之間的關系。“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簡單的產業取舍,不是不要傳統產業,而是要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同時加快新興產業的發展。”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既要重視‘從0到1’的原始創新,更要重視‘從1到100’的產業化落地,讓創新的種子真正成長為參天大樹。”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賈少謙表示。 優化營商環境 民營經濟促進法備受期待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堅實的法治保障是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的重要一環。今年全國兩會前夕,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傳來好消息。 2月21日,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同組織召開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座談會。會議強調,加快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業內普遍認為,此舉釋放了政府在法治層面積極回應民營企業關切、堅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強烈信號,將為民營經濟發展帶來利好。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監事長、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合伙人呂紅兵長期呼吁為民營企業立法,“在立法中,應當對政府的定位及權利義務作出明確。例如,明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主管部門,該部門應該與國務院國資委處于平級的地位。”呂紅兵建議,要在規劃、財政、稅收、人才,特別是金融領域,如銀行貸款、政府基金、提供擔保、民企上市等方面給予民企與國資同等待遇,推進民營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百年老店”,解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天花板”問題。 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認為,這次黨和國家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是我國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里程碑,將有利于真正落實民營企業和企業家長期對公平競爭、政策同等、法律平等的期盼與呼吁,勢必能夠為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建立一個長久穩定的預期,提振民營經濟和市場信心。 營商環境是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土壤,“土質”優劣直接關系市場活力和經濟發展動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馬曉白認為,更大力度破除民營經濟營商環境堵點問題,關鍵在于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健全規范和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法律制度。 更多民營企業關切的問題被提上日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業賬款長效機制。“民營經濟促進法起草工作啟動給予民營企業更大鼓舞。這將更有利于進一步營造公平、法治、有序的市場環境,深化突出問題治理,加快解決民營企業急難愁盼的各類問題,激發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包頭市塞北機械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斌如是說。 他建議,可專門制定拖欠賬款法律法規,全面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大型企業大額資金流動的全流程監管力度;將商業承兌匯票、合同執行情況納入企業征信系統管理;加強現有拖欠款的清理力度,下發清理拖欠款告知單,明確拖欠款企業清理最后期限等。 此外,對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公平”二字也成為民營企業家關心的重點。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認為,只有真正做到一視同仁,才能解決民營企業的平等準入、公平競爭、政策支持等問題。當前,尤其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才能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促進企業間的公平競爭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