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省康保縣的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天藍水清、飛鳥翔集,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圖為游客在公園內游覽。新華社
本報記者 | 白雪 羅勉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提出,到2025年,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全域覆蓋、精準科學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體系健全、機制順暢、運行高效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全面建立,為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業內專家認為,通過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制定保護和管理措施,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風險。與此同時,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還可以促進生態資源的合理利用,推動生態經濟的發展。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核心在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以保障區域生態功能和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為目標,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環境管理制度。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就是要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科學指導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劃定4萬多個環境管控單元,并按照優先保護、重點管控、一般管控實施分類管理。通過完整利用生態保護紅線成果,疊加紅線以外法律法規明確要求保護的其他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要濕地等劃定為優先保護單元,形成的優先保護單元與我國生態安全格局總體匹配。 “在實踐中,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核心在于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業內專家表示,這意味著要綜合考慮各區域的自然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以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等因素,確保分區管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精細化管理和差別化政策,可以更好地平衡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目標。 一方面,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有助于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上述專家進一步解釋說,針對不同區域的環境特點和資源條件,可以引導企業合理選址,優化產業布局。同時,通過實施差別化的環保政策和產業準入標準,可以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環保設備,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將有助于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經濟發展模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另一方面,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也有利于促進生態資源的合理利用。該專家認為,通過對各區域生態資源的全面調查和評估,可以明確不同區域的生態功能定位和資源利用方向。在此基礎上,可以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實現生態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時,通過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生態基礎。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發揮作用
《意見》提出,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首要任務就是制定以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硬約束為重點,以生態環境管控單元為基礎,以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為手段,以信息平臺為支撐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以此作為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藍圖。 截至2021年底,全國省、市兩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全面完成并發布實施,初步形成了一套全域覆蓋、跨部門協同、多要素綜合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是較早探索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省份,從2018年開始著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編制工作,相關成果已在2021年全面落地,并進入實施應用階段。隨著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的落地,全省各地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等都有了框架。 近年來,廣州多個地市的應用案例已被生態環境部作為實踐典型案例推廣。 比如,在廣州市番禺區,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正幫助合理布局產業。當地明確,各工業產業區塊具體項目的引進與建設應符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不斷優化工業園區布局。政府部門在規劃編制、引進項目時,需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各類限制性要求,避讓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科學比選并確定最優規劃方案和選址選線方案。 在多個地市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源頭預防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扭轉粗放式利用生產空間擠占壓縮生態、生活空間問題的重要抓手。 在河源國家高新區,通過分析區位特征和環境質量現狀,明確園區的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對園區存在的環境風險和主要問題進行甄別。針對園區內存在的生態保護紅線等重要敏感目標,例如河源大桂山地方級自然保護區,要求設置產業控制帶,嚴禁引入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項目,確保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不受影響。 不只是廣州,各地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不斷探索創新,相關成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將繼續深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應用“1+14”工作模式,科學指導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中小微企業利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協同推進區域重大發展戰略制定、重大空間和產業規劃布局、重點項目環評審批和建設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又如,江西省南昌市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動態更新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建立全域覆蓋、分類管理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環境管控單元增加至105個。
從四方面抓好《意見》的實施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也面臨一些挑戰和困難。”上述專家表示,例如,如何科學劃分生態環境區域、如何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如何確保政策的落地實施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因此,需要各級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形成合力,推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的深入開展。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從四個方面抓好《意見》的實施,確保各項行動舉措落實落地。 一是開展宣傳培訓。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納入黨政領導干部教育培訓內容。同時,還將在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平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臺開設咨詢窗口,及時答疑解惑,推動各地加強信息共享、分享做法和經驗。 二是出臺配套政策。在法律方面,積極推動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納入正在編纂的生態環境法典,強化法律支撐。在規范性文件方面,研究制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管理暫行規定》,細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制定發布、實施應用、調整更新、數字化建設、跟蹤評估、監督管理等重點環節的管理要求。在技術標準方面,圍繞建設全域覆蓋、精準科學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持續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同時,結合美麗中國先行區和示范樣板建設等,謀劃開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理論、技術與應用研究。 三是完善實施機制。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政策,各相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加強本領域工作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協調聯動。與此同時,還將指導地方因地制宜出臺《意見》配套措施,落實工作任務,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臺建設,及時總結推廣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營造全社會廣泛關注、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四是加強監督管理。指導地方跟蹤評估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制定和實施、調整更新和備案、三類單元環境質量變化等情況,做好監督管理。針對生態功能明顯降低的生態環境保護單元、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的重點管控單元以及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的其他區域,加強監管執法。將制度落實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納入中央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將實施情況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