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莉
自2023年底開始,記者在鏈家貝殼App上“蹲守”北京海淀的強佑清河新城府學上院次新房源,發現不到半年時間,同一戶型西向25平方米小開間的掛牌價從310萬元降至265萬元,降幅近15%。每年4月是北京家長因小升初跨區購買海淀學區房的最后關鍵時刻,該戶型掛牌的房源價格位于海淀區總價底部,因此是“占坑”海淀戶口的熱門選擇,目前大部分已售出,但剩下的房源價格仍有下探空間。 同屬清河地區的信息學院家屬樓40平方米“老破小”,往常是這一戶型的“平替”,目前掛牌價格也降至265萬元。相似面積的小戶型在北京其他區甚至降至200萬元以下。而近郊如昌平回龍觀的大三居,目前鏈家估值也已經從700萬元的高點降至590萬元左右。 不管心情好不好,也不管目前房貸幾何,市場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由于房屋供需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房價下行趨勢在目前情況下已經無法避免。低位入市的房東具有“砸盤”的價格優勢,高位入市的房屋持有者被“割肉”在所難免,有房屋置換需求的剛需在賣房環節十分艱難,樓市相關方的利益格局調整正在進行中,關系錯綜復雜。記者近期曾經向提供房貸的銀行咨詢,提前還貸沒有問題,但要調整房貸利率必須等到來年年初,降房貸利率的利好政策并沒有那么容易就在實際中操作成功。 從目前來看,房價的調整還遠遠沒有結束。供需關系、人口變動和保障房政策的變化都在影響著房地產市場的走向。諸如廣州、深圳等城市的保障房項目加速推進,預示著未來房屋供應將迎來新的增長,而商品房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減弱。 在這種市場環境中,賣房者已在不斷適應下調的心理預期,那么購房者應該如何應對呢?購房者需要更加理性,不應被市場的短期波動所影響,而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長期規劃來決定是否進入市場。無論是政府、開發商、二手房主還是購房者,都需要對市場保持敬畏,理性對待房地產市場的每一次波動,共同尋求最優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