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營
近日,全國地方黨委金融辦主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聚焦房地產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的相互交織,以及金融如何更精準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力促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梢哉f,會議的召開彰顯了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下,中央對維護金融穩定、促進經濟結構優化的堅定決心和系統性布局,也標志著我國金融領域風險防控和實體經濟支持策略的進一步升級與細化。 對防范風險交織的系統性考量,此次會議強調對房地產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以及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的嚴防嚴控,表明決策層深刻認識到這些領域風險的相互關聯性和潛在的系統性影響。房地產市場穩定與地方財政健康、金融體系穩健密切相關,三者間的風險傳導效應不容忽視。通過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可以有效遏制風險源頭,維護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 對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精準施策,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核心價值在于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進步。會議提出的“找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切入點和著力點”,體現了從粗放式資金供給轉向精細化、高效化服務的戰略轉變。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意味著金融資源將更加集中于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小微企業和農村經濟等關鍵領域,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這不僅要求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模式,提升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便捷性,還意味著政策層面需進一步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引導資金流向真正需要的領域,避免“大水漫灌”。 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金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服務于這一總體目標。會議提出的各項措施,實質上是在構建一個既能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又能高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金融生態系統。這要求金融體系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服務的精準性和有效性,通過金融創新支持產業升級,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助力鄉村振興,為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不竭動力。同時,高質量發展也意味著金融體系自身的改革和完善,包括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利率市場化、深化金融對外開放等,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 綜合施策與長效機制建設,防范金融風險、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綜合施策并建立長效機制。這包括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健全市場機制、加強法治建設、提升金融科技水平等多個方面。比如,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支持中小企業、綠色經濟、創新型企業和國家戰略重點領域的發展。通過差別化信貸政策、財政貼息等方式,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進一步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融資渠道。同時,推動金融創新,如資產證券化、互聯網金融等,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會議的精神,預示著未來我國金融工作將更加注重長遠規劃和制度建設,以確保金融體系既能夠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又能夠保持自身的穩健運行。 總之,會議的召開,是金融領域應對新發展階段挑戰、把握發展機遇的一次重要部署。通過強化風險防控,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我國正朝著構建現代化金融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穩步前行。這一系列政策舉措,不僅展現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升,也為全球金融穩定與經濟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面對未來,中國金融將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加高效,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強的動力與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