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營
無論在學生時代,還是自工作以來,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一生都在以行動詮釋著魯迅先生富于哲理的論斷:“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他一生結交良師益友無數,使自己的學術事業得到了很大的助力;他也始終關注著世界上無數普通人的命運,在他的學術研究中寄寓著強烈的人文關懷。 阿馬蒂亞·森在九十載漫長的人生歲月中以四海為家,他實際上成了一個世界主義者,一名世界公民,一種包容性世界文明的倡導者。四海為家,其實是一種格局、一種視域、一種境界。阿馬蒂亞·森在序言中說:“理解可以從一個群體傳向另一個群體,從一個國家傳向另一個國家。對于我們相互學習的能力,一定不可低估。相互理解有助于雙方達到相知維系和平。” 在《四海為家》一書中,阿馬蒂亞·森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回憶了他生命中的各個“家”。從孟加拉國的達卡到圣蒂尼克坦的小大學城,再到加爾各答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每一處都留下了他成長的足跡。他對這些地方的描述,不僅是對個人記憶的追溯,更是對歷史、文化和社會變遷的深刻反思。 阿馬蒂亞·森的童年經歷極為豐富。在孟加拉,他親眼目睹了1943年的饑荒和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緊張關系,這些經歷無疑對他后來的學術研究方向和人文關懷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泰戈爾創辦的學校和加爾各答的學院街咖啡館,他與許多思想家和學者的交流,為他日后的學術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劍橋大學時期,阿馬蒂亞·森與當時許多杰出的經濟學家和哲學家建立了深厚的聯系,尤其是與皮耶羅·斯拉法的友誼,對他的思想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斯拉法的思想背景和反法西斯斗爭的經歷,為阿馬蒂亞·森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和思考。 《四海為家》不僅是一部個人傳記,更是一部思想性的著作。阿馬蒂亞·森在書中引用了歷史上的以及他所處時代的一些偉大思想家的言論,從阿育王到埃里克·霍布斯鮑姆,這些引用不僅展示了阿馬蒂亞·森的博學,也體現了他對不同文化和思想的包容與尊重。 阿馬蒂亞·森的著作中,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對人類同情與理解的強調,以及對擴大視野和在世界各地都能有歸家之感的重視。他的思想不僅關注經濟學理論和模型,更關注這些理論對現實世界的影響,尤其是對窮人和弱勢群體的影響。 總之,這是一部深刻揭示阿馬蒂亞·森人生經歷和思想理念形成的作品。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回顧,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學者如何將學術研究與對社會的深刻關懷結合起來,以及如何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尋求共同的人類價值和理解。這本書不僅是對阿馬蒂亞·森個人歷程的記錄,更是一部充滿智慧和啟示的著作,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細細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