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 白 雪
今年9月16日是第30個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主題為《蒙特利爾議定書》:推進氣候行動。據了解,我國自1991年加入《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來,始終嚴格履行國際環境公約義務,如期實現了各階段履約目標,履約30多年來,已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總量約62.8萬噸,占發展中國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同時累計避免了260多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溫室氣體排放,為推動全球臭氧層逐步恢復作出重要貢獻,也為減緩氣候變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6年10月,《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方達成《基加利修正案》,決定對導致全球變暖的強效溫室氣體HFCs(氫氟碳化物)實施管控和削減。2021年4月,中國接受《基加利修正案》,加強對HFCs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開啟了中國在《蒙特利爾議定書》下協同保護臭氧層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新篇章。 據生態環境部介紹,我國自接受《基加利修正案》以來,多措并舉推動HFCs履約管控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完善法規政策體系,明確HFCs管控削減措施。2023年12月29日,國務院公布《關于修改〈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的決定》,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條例》對接《基加利修正案》履約新要求,將HFCs納入現行履約管控體系,進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強化法律責任,為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奠定堅實法律基礎。同時,生態環境部正在編制《中國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國家方案(2024—2030)》,并有望于近期出臺。《國家方案》將明確我國2030年前履約時間表和路線圖,著力加強HFCs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建設,細化政策措施和職責分工,凝聚各方合力共同推動履約工作邁上新臺階。 二是實施配額許可管理,實現HFCs總量控制目標。2024年是我國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對HFCs生產和使用進行總量控制的凍結年。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建立HFCs化工生產建設項目管理與配額許可管理雙管齊下的管控體系。堅持按需分配原則,2024年度核發HFCs生產配額和用于國內使用的配額分別折合14.49億噸和6.4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相較2024年度配額總量分別壓減4.04億噸和2.6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時,作為HFCs出口大國,我國自2021年接受《基加利修正案》起就建立并嚴格執行HFCs進出口許可管理,每年開展HFCs進出口審批近3萬批次,嚴厲打擊走私和非法貿易,累計通過國際公約下的“非正式事先知情同意機制”阻止HFCs潛在非法貿易59批次,涉及HFCs數量折合約14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為全球氣候環境治理作出突出貢獻。 三是強化監管執法效能,推動HFCs履約能力提升。生態環境部依法依規開展配額許可審批,建立HFCs生產企業全口徑核查機制,依托全國信息管理系統持續開展統計調查,全面掌握HFCs生產和使用情況。將HFCs監管相關執法活動納入日常環境監管執法計劃,持續做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在重點行業、重點區域持續開展專項執法行動,著力營造良好履約市場環境。此外,舉辦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行業企業培訓班,全面提升監管水平。 四是加強科學技術研究,夯實HFCs履約安全根基。對標國際先進經驗,在山東長島等地逐步完善HFCs和消耗臭氧層物質大氣監測網絡建設,構建中國履約成效評估和預測預警評估體系。統籌推進高水平履約和高質量發展,推動汽車、家電等行業加快HFCs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研發,鼓勵自然工質制冷劑應用,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以履約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將嚴格落實《蒙特利爾議定書》及其《基加利修正案》履約責任,持續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和HFCs監管,推動綠色低碳替代品研發應用,不斷深化氣候治理領域國際合作,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應對臭氧層耗損與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