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 張守營
本報記者:好茶都有哪些標準?向勤锃:生活中好茶的標準其實有很多,但很難達成一個統一的標準,受需求、立場和角度等因素的影響較大。最常見的,比如專業標準:即專業評茶人員用專業的審評方法對各類產品進行的評價,相對而言比較客觀,也是在千差萬別的個人主觀意愿中比較能趨向統一的方式,但其結果可能與個人、市場的標準存在差異。所以,專業標準往往作為品質的一種參照與引導。比如一般標準:原料合格、工藝恰當、滋味愉悅即可稱為好茶。又如個人標準:每個人對好茶的定義不同,取決于個人喜好和側重。 本報記者:好茶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怎么解釋這天時與地利? 向勤锃:以日照為例,從地理位置上看,日照地處北緯36°左右,晝夜溫差大,類似于南方的高山茶,內含物質積累更多,這是造就其品質較好的天然條件。與南方茶相比,日照茶耐泡性更強,表現出更持久的滋味。 另外,日照地區有凍害、寒害、低溫、干燥等不利于茶樹生長的氣候條件,屬于茶樹生長的“次適宜區”,但也正是這種“逆境”反而使日照茶在香氣、滋味方面表現出較為獨特的風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茶葉品質。 本報記者:如何看待茶業界那些科技應用? 向勤锃:科技在茶葉栽培、采摘、加工以及科研實驗等方面都得到廣泛應用,現在廣泛應用的智能化機械、紅外線設備、分子育種技術等都有科技有關。這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我們應該積極利用好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作為時代新寵的茶飲料,和其他茶葉深加工產品一樣,更是需要利用不斷推陳出新的科技成果不斷改善品質、豐富產品種類。總之,科技的應用已經推動而且必將大大促進茶產業的發展。 本報記者: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求平衡? 向勤锃:茶葉作為傳統產品到今天仍然煥發勃勃生機,正是其“與時俱進”的結果。茶產業在積極尋求與時尚、新事物的結合,例如開發新技術、推出新產品、利用網店、直播等新媒介促進銷售。科技工作者也在不斷探索新的科研手段和理論,助力基礎研究與茶產業技術進步。 我國的茶產業除了會繼續在傳統領域進行挖掘,也會不斷創新,向茶飲料、茶食品和新茶飲等深加工領域拓展,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茶這種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東西。 本報記者:作為一家年輕的日照綠茶品牌,你怎么看“旭照初上”的發展? 向勤锃:“旭照初上”這個品牌發展雖然只有10多年,但近年來不斷出彩,其茶葉的品質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有著生態的理念。以綠水青山打造原生態茶園,細心呵護,投入巨大。好的生態帶來茶葉天然的好品質。隨著生態優化的持續投入,茶山的環境會更好,茶葉品質也會更佳。 個人認為,“旭照初上”應繼續在維護綠水青山、優化茶園生態的基礎上,一方面提升工藝,保證品質穩定;另一方面重視文化建設與市場推廣,擴大品牌影響力,實現企業跨越與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