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營
近日,某衣庫的“閉店潮”引發了大家的關注。這家在全球都非常知名的服裝品牌,以其簡約、高質量、低價格的產品理念,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和市場。然而,如今業績下降,口碑也開始下滑,何去何從似乎成了這家企業當下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這一現象對于我國國內的不少企業也具有一定啟發意義。從企業國際化的角度,探討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學會“平衡術”,實現可持續發展,應是當下很多企業都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企業國際化要學會文化平衡。在全球擴張的過程中,如果過于強調其本國文化特色,而忽視了本土文化的融入,這會使得在某些國家和地區,消費者對其產品產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要充分尊重和融入當地文化,實現文化共生。一方面,企業可以借助本土文化元素,創新產品設計,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企業要傳遞自身的文化價值觀,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獨特魅力。在這方面,華為、阿里巴巴等國內企業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他們在國際化過程中,既注重本土化戰略,又不忘傳播中國文化,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 其次,企業國際化要學會市場平衡。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不能忽視了市場需求的多樣性和變化。在全球范圍內,不同地區的消費者需求存在很大差異。企業要學會細分市場,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消費群體制定差異化的市場策略。同時,企業要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營銷策略。在這方面,可以向其他國際快時尚品牌學習,他們在市場平衡方面做得相對較好,能夠迅速應對市場變化,保持業績穩定。 再次,企業國際化要學會資源平衡。在全球化過程中,過于依賴某一地區的資源,將導致供應鏈風險加大。企業在國際化布局時,要充分考慮資源分布,實現全球資源配置的最優化。一方面,企業要建立多元化的供應鏈體系,降低單一市場風險;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強對供應鏈的管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在這方面,聯想、海爾等國內企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完善的供應鏈體系,為企業國際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企業國際化要學會創新平衡。該品牌在產品創新方面曾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國際化過程中,創新力度不足,導致產品競爭力下降。企業在國際化競爭中,要始終保持創新精神,不斷研發新產品、新技術。同時,企業要注重知識產權保護,為創新成果保駕護航。在這方面,蘋果、谷歌等國際巨頭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們通過持續創新,鞏固了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 最后,企業國際化要學會社會責任平衡。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忽視了企業在環境保護、員工權益等方面的責任,這會使得企業在面臨輿論壓力時,口碑受損。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一方面,企業要關注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企業要關愛員工,保障員工權益。在這方面,宜家、星巴克等國際企業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做得較好,為企業贏得了良好口碑。 總之,企業國際化是一場漫長的征程,學會“平衡術”至關重要。某衣庫的“閉店潮”給我國企業敲響了警鐘,我們要從中汲取教訓,努力實現文化、市場、資源、創新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平衡,為企業國際化奠定堅實基礎。只有這樣,我國企業才能在全球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