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 邵鵬璐
人工智能(AI)概念始于1955年籌辦的達特茅斯會議,先后經歷了統計語言模型、專家系統、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等階段。2019~2022年,預訓練模型(Pre-trained Model)井噴式出現;2023年,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大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ChatGPT落地,開啟全球人工智能元年,谷歌、Meta、亞馬遜、百度、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先后加入,AI初創企業如雨后春筍,大模型開啟“煉丹”時代。 海量企業加入AI賽道,但目前卻鮮有實現盈利的商業模式。專家認為,本質是缺乏超級應用,沒有新的需求創造,在終端消費沒有引爆點。人工智能上半場,算法進步鋪墊了半個多世紀,催生出“百模大戰”,人工智能下半場,全球在等待AI超級應用。
超級應用——需求引爆點
經濟學者任澤平及其團隊認為,目前,超級應用可大致分為兩類。 一是將前沿技術應用在人們可以廣泛接受的消費領域。比如,硬件領域的“iPhone時刻”,觸控屏并非蘋果首創,但蘋果設計師發掘了消費者的使用偏好,改變了手機使用習慣,讓人們廣泛接受了觸控移動設備。再比如,軟件領域谷歌、百度搜索引擎網站的出現。在早期互聯網還是直接輸入網址的時代,搜索引擎極大程度提升了上網的便捷性,拓寬了互聯網的潛在用途和可探索邊界。 二是能制造需求引爆點,形成創造新增長、新應用的“鏈式反應”。例如,智能手機的硬件革命,將互聯網時代的核心用戶場景從個人電腦轉移到了手機,科技企業在軟件開發上競爭,掀起了多輪App應用開拓和迭代,逐漸將個人生活需求與移動互聯網形成深度綁定。開辟了移動出行、電子商務等新應用領域,創造了新的用戶需求和消費趨勢。
下一波浪潮——具身智能體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認為,下一波的人工智能浪潮是“具身智能(Embodied AI)”,人工智能可以真正理解、推理并與物理世界互動。人形機器人結合AI算法與控制、感知硬件,讓AI擁有人類形態,是“具身智能”的集大成者。 不同于以往的機器人,AI超級應用的人形機器人是指“具備高度自動化、智能化、集成化的通用機器人”。傳統機器人如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在工業領域的移動搬運、自動物流、工業制造、電網自動巡檢等;服務領域的家用掃地、酒店自動配送等已經有大量的商用案例。而通用機器人不限于特定應用領域,在設計上可以像人一樣從事各種復雜的、高難度的任務,因此對大模型的算法和算力水平要求更高。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多模態大模型的蓬勃發展為機器人技術成型注入新的血液,通用機器人極有可能成為功能最完備的“具身智能體”。 在業內人士看來,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是最早實現大規模落地的“具身AI”超級應用。這是因為汽車的復雜性和普及程度適合與AI技術結合。同時,智能汽車相當于“帶輪子的機器人”,由于兩者的技術難點和核心零部件相似,智能汽車肩負著給人形機器人研發開路的使命。 我國智能駕駛產業的發展以“車路云一體化”為設計理念,是“單車智能+車路協同”雙線發展。“今年上半年,我國L2級的新乘用車滲透率超過50%,保守估計,到2030年,L2級以上車型的滲透率將超過80%。”任澤平團隊認為,我國推進車路云一體化研發及應用目前存在兩大主要問題,一是當前“車路云一體化”研發以及示范仍為初級階段,車端系統仍然以單車智能為主,車企數據尚未接入云控基礎平臺;二是絕大部分“車路云一體化”系統仍然為煙囪型架構,未實現分層解耦、跨域共用。這也是網聯式智能駕駛迄今為止尚未形成商業閉環的兩大原因。未來,路側、云側基礎設施建設任重道遠。 個人電腦、手機則被業界認為是第一批可以快速落地的端側運行硬件載體。AI個人電腦和AI手機最大的優勢在于,一方面可借助生成式AI進一步拓展能力上限,另一方面內嵌AI可以實現本地化模型部署,確保了個人數據和隱私安全。無論是芯片企業、電腦廠商還是手機企業,都將“產品AI化布局”提上日程。IDC預測,2024年AI個人電腦的市場占有率或達到55%,2027年將達到85%;生成式AI智能手機2024年將增長344%,占市場份額的18%。
百模大戰——AI應用軟件爆發
與此同時,在軟件方面,教育領域AI也被廣泛應用。比如,科大訊飛的星火教師助手,可以設計完整的教學方案,包含單元主題、教學目標等模塊化內容,智能匹配大綱所要求的學習任務。為老師節省大量時間精力,同時附帶了精準貼切的教學素材。 業內人士認為,教育領域AI的運用有消除教育不平等的潛力,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世界一流的教育。過去的教育系統是以教師為核心,基于上課時間安排去塑造學生。AI教育或將轉向以學生為核心,基于不同能力、個性化的學習來產生改變。2023年,全球最大的免費教育的非營利組織可汗學院推出了基于GPT4的AI機器人Khanmigo,對學生提供一對一私人導師服務,目前已有超過6.5萬名用戶。今年4月,我國教育部也公布了首批18個“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應用場景案例,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成為首批試點高校,在教育教學模式創新方面探索AI應用。 此外,AI助手是當前最快落地的AI超級應用軟件,也是“百模大戰”的直接產物。對于個人消費者而言,用AI升級辦公、生活體驗已經迅速成為潮流。AI助手不僅是簡單的查詢工具,還是能夠理解復雜的用戶需求,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成熟應用。 目前,國內主要的AI助手差異化優勢明顯。百度Comate是專注開發者群體的智能代碼助手,擅長專業代碼領域、有助于推動AI原生應用落地。騰訊元寶信息覆蓋全面,依托騰訊的生態系統,有微信公眾號的豐富內容和原創資源。訊飛星火在語音識別和語音合成方面表現出色。月之暗面KimiChat的超長文本處理功能較強,支持處理和輸出達20萬字的文本。字節跳動豆包的優勢在于功能豐富、操作便捷,且在推出瀏覽器插件后可以隨時調用AI功能,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此外,AI圖片生成、AI視頻創作等,也為企業節省成本,提高產品、服務質量或者技術創新具有積極影響,對于推動生產力進一步提升意義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擁抱超級應用,也要重視AI對社會的影響。”任澤平團隊提出,大模型由現實世界訓練而來,因此AI也是社會的鏡子。人類的道德倫理能被AI“理解”嗎?什么樣的數據是“基本”事實?哪些算法是衡量“公平”的指標?這些問題還需要更深層的審視和技術規范來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