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連平縣南山(連平)產業共建示范園。呂沁蘭/攝
劉麗 呂沁蘭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劉寶
近年來,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積極研究和解決在投資領域要素配置效能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連平縣經濟穩增長,在推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生態連平建設步伐加快,現代連平建設基礎不斷夯實,“融灣”“融深”扎實推進,成功應對“6·10”特大洪澇災害、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風險挑戰。 近日,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對連平縣發展改革局局長吳紅媚進行了專訪。 中國經濟導報:連平縣近年在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做了哪些工作? 吳紅媚:近年來,連平縣全面推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始終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快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基礎保障、完善服務體系,努力擴大有效投資,有效促進了連平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全力“融灣”“融深”。堅持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出臺“融灣”實施意見及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產業協作、功能拓展、設施建設、生態提升等工作,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交通條件持續改善,推動了對接大灣區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規劃建設。 二是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旅游產業加快發展,2020年接待旅游人數39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1.52億元。實施限上企業“倍增計劃”,推動10家企業開展限額以上企業申報工作。入選創建廣東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三是持續深化改革創新。聚焦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部署推進16個45項創造型、引領型改革項目。如期完成政府機構改革,機關效能優化提升。大力推進政務服務改革,普及推廣“粵省事”“粵商通”、廣東政務服務網等應用平臺。 中國經濟導報:連平縣在當前投資領域上存在哪些問題? 吳紅媚:連平縣目前仍存在投資總量偏小,投資發展要素配置水平較低等問題,對實現快速發展,推動“兩個連平”建設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構筑新局,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形成瓶頸制約,具體存在以下六大問題: 一是財政資金整合不到位。體現在部門整合意識薄弱、地方整合權限不足和監督問責壓力較大上。二是部分領域投資不足、供給不足。從產業看,現有項目支撐能力弱,新型工業水平較低,科技研發和人力資本投資不足。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供給不中,難以滿足各領域發展需要。三是民間投資活力有待加強。受疫情和國外經濟影響,以及體制機制和政策調整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民間投資活力下降,一些已經開工的項目因資金問題進展緩慢。四是金融對實業投資和實體經濟發展支持仍需進一步提升。五是土地要素制約嚴重。土地的利用程度和效益未達到優化組合狀態,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作任重道遠。六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調控監管和服務水平有待加強。 中國經濟導報:“十四五”期間連平縣發展改革局將采取哪些政策來提升投資領域要素配置效能,促進經濟穩增長? 吳紅媚:連平縣將主動作為,積極搶抓廣東省財政未來3年安排不少于3000億元基礎設施投入的政策機遇,抓緊行動,緊密對接,全力以赴謀項目抓項目。 一是以促進有效投資為核心,充分發揮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大力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交通體系。積極對接國家和廣東省、河源市“十四五”交通發展規劃,全力構建“內聯外通”的立體交通綜合體系。補短板,強化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夯實水利能源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公共衛生短板、防災減災短板和污染防治短板,同時推動農業提質增效。不斷完善“融灣”“融深”的基礎。同步推進產業新城擴容配套,加強科技創新與創業孵化中心、人才驛站、黨群服務中心建設。 二是加大投資支持力度,推動有效投資增長。加大力度扶持民資外資。營造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深化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允許各類市場主體進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和領域。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重組工作。堅持“政府支持、市場主導、整合資源、創新發展”的原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優化國有資產配置和產業布局,創新驅動,多元發展,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市場化經營、集團化發展、資本化管理。 三是強化政府投資服務職能,提升產業政策引導力。轉變資金管理和使用思維。全面貫徹“經營城市”的理念,深化政府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持續優化投資和發展環境。加大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強化運用“銀政企”金融對接機制。定期梳理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融資需求清單,及時推介銀保監部門和金融機構爭取融資支持。發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在穩投資中的拉動作用,建立債券項目儲備庫,優先安排在建項目和短期內能夠開工建設的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實行區域評估、聯合測繪、并聯審批、聯合驗收等改革措施。加大投資項目服務力度。優化生態控制線、工業保護線監管機制,在兼顧規劃剛性的前提下,對規上工業企業、產業鏈關鍵配套企業年內增資擴產建設項目審批環節,以項目備案、部門會審方式加快流程。 四是堅持土地跟著項目走原則,解決土地要素保障問題。提升用地綜合效能。落實閑置土地盤活新機制,按照“以用為先”原則,對政府方與企業方混合原因造成的閑置土地,允許采取征收土地閑置費與變更土地使用條件相結合的混合處置措施加快開發。健全保障機制。堅持項目導向,以各地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質量、數量以及項目落地開工實效作為配置計劃指標的依據,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益。加大存量土地盤活力度。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建立土地供給與節約集約用地掛鉤機制,對批次用地堅持與盤活存量掛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