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莉
重慶市渝北區表示,要不斷打造國際化城區“顏值”,精心布局一批具備國際化水準的文化、教育、醫療、餐飲、娛樂等城市居住環境;江蘇省宿遷市也表態,要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精心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當前,國內城市開始普遍意識到,光靠優惠政策留住企業還不夠,真正要留住的是人。人能不能安居樂業,人才能不能留下來、聚起來,才真正考驗一座城市的營商環境成色有幾分。 對于個人而言,一座城市是否讓人愿意留下來,體現在很多細節上。例如,工作是不是好找,上下班通勤時間是否太長,中午要吃飯時周圍有沒有足夠飯館,孩子上學是否容易選擇到好學校,家旁邊是不是就有大醫院,買菜是不是線上線下都方便,快遞是不是送貨上門,逛街是不是大牌林立,社會治安有沒有安全感…… 但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后,又添了幾條重要條件:首先,城市建設是否科學到位,比如下雨地鐵會不會淹、道路會不會積水、遇到險情救援速度是否夠快,遇到大災斷水、斷電、斷網的幾率有多大,有沒有提前應急預案;同時,城市執政者是否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是否能在突發情況發生的第一時間沖在最前面,是否具備反思能力并虛懷若谷,是否能夠放下面子接受批評并迅速改正。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如果做不到,很難讓人在城市生活工作時有幸福感,更談不上優秀的營商環境了。 甘當“店小二”和高高在上的“官本位”在本質上是對立的,城市管理者不能只在大企業面前“俯首甘為孺子牛”,而要把普通人的幸福感放在首位來具體優化城市建設,才能事半功倍,企業自然也能在這樣的環境里蓬勃發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