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季曉莉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評價報告》。《報告》顯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實現了快速躍升,2020年全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從2010年的基期值100提升至304.7,年均增速11.8%。 據介紹,我國知識產權發展迅速,具備了向知識產權強國邁進的堅實基礎,體現出四個方面的特征。一是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顯著提升,全國知識產權創造指數從2010年基期值100增至2020年296.5,年均增速達11.5%,知識產權創造產出快速增長,創造質量和效率均得到穩步提升。二是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加速顯現,全國知識產權運用指數從2010年基期值100增至2020年267.4,年均增速達10.3%,知識產權運用規模逐步加大、運用效益大幅提升。三是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全面加強,全國知識產權保護指數從2010年基期值100增至2020年339.9,年均增速達到13%,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不斷加大、行政保護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效果顯著。四是知識產權制度環境大幅改善,全國知識產權環境指數從2010年基期值100增至2020年315.3,年均增速達12.2%,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大幅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明顯加強。 綜合判斷,《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這一目標已經實現。 從地區評價來看,2020年廣東、江蘇、北京、上海、浙江和山東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得分排在前六位,其中廣東、江蘇和北京均超過80分。2020年全國各地區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呈現出東部優于中西部的發展特點,東部地區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在60分以上的地方有8個,中部及東北地區60分以上的地方為2個,西部地區60分以上的地方為1個。知識產權發展水平與區域經濟實力和產業發展關系密切。 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知識產權發展水平世界排名從2015年的第17位快速躍升至2019年的第8位,知識產權發展狀況總指數得分從2018年的67.08分提升至2019年的69.15分。2019年我國知識產權能力、績效、環境指數分別處于世界第5位、第5位和第23位。與上一年相比,我國知識產權環境指數得分同比增長3.44%,提升速度高于能力指數(2.69%)與績效指數(0.11%),反映出近年來我國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落實《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及其推進計劃,統籌推進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累計建成40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22家快速維權中心,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達到118家,培育百余家知識產權糾紛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建成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和10家分中心。“十三五”期間,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由72分提高到80分,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由第29位提升到第14位,在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排名提升到第31位。 “2008~2019年我國研發投入強度增加了0.79個百分點,市場主體研發投入增長強勁,同時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申請專利比例和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額均快速增長。這表明,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對創新產生了顯著的激勵作用,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投入之間已經形成了明顯的正反饋。”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雷怡表示。 多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所取得的成就在全球范圍獲得更多的認同。2019年,我國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量躍居全球第一;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1.5萬億元,同比增長7%。《報告》認為,自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以來,我國國際合作網絡不斷擴大,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多邊事務,知識產權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日益增長,知識產權在國家外交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近年來,我國邁出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的重大步伐,統籌推進多邊、周邊、雙邊等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成功舉辦兩屆“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8個務實合作項目取得重要成果;積極推進中美歐日韓、金磚五國、中國-東盟、中非等知識產權務實合作,與3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專利審查高速路(PPH);主導制定的創新過程知識產權管理標準獲國際標準化組織批準發布。 《報告》較為全面地收錄了知識產權工作的官方數據,連續多年綜合反映我國知識產權總體發展水平和工作成效,展現知識產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顯示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軌跡,為探索我國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規律提供參考。正如《報告》中所言,回顧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發展歷程,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迅速,知識產權創造水平、保護效果、運用效益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