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劇院。本報記者崔立勇/攝
本報記者 | 季曉莉
近日,上海市發布20項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內容廣泛多樣,地區分布均衡,既有促進工程建設項目落地投產的新舉措,也有“一網式”政務服務、代辦員服務、金融服務等內容,值得其他地區在設計營商環境政策時加以借鑒。 上海自貿區:工程建設項目落地投產跑出“臨港加速度”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設立兩周年以來,為進一步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項目落地,加快開工投產速度,臨港新片區聚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多、程序雜、耗時長等問題,持續提升市場主體辦事便捷度和滿意度。 2020年6月,臨港新片區設立了上海市首個覆蓋社會投資、國有企業投資、政府投資等各類工程建設項目實體化運作的審批審查中心,將建設項目涉及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和市政公用服務等事項統一納入辦理范疇,實行前臺“一窗綜辦”、后臺聯合會審的“全流程、全覆蓋、全要素”一體化審批和服務。 臨港新片區在上海市率先實行“一站式拿地開工”和“一站式竣工投產”兩個“一站式”機制。臨港新片區建立審批服務專員機制,形成了由項目牽頭部門、投資促進中心、市政公用單位、園區平臺公司等多層次的專員梯隊。審批服務專員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項目,會同牽頭部門共同定制個性化審批服務方案。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但尚不具備綜合驗收條件的重大項目,提前介入并主動提供指導服務,以分期分批推進的方式,先行開展質量安全、規劃資源和消防驗收,保障主體或單體生產廠房盡早投入生產;針對復雜項目提供方案報審、開工、施工和竣工的全過程專人跟蹤服務,確保驗收順利進行。 臨港新片區在上海市率先試點與企業研發和生產配比相適應的混合用地出讓模式,由企業自主確定各產業用途的比例。對需承接園區內產業需求和配套服務需求的部分產業地塊,以“提高單一用途產業用地混合成分”的方式制定供地方案,企業可根據擬進駐產業的策劃需求,適當提高研發和配套用地面積占比,并在土地出讓合同中直接約定特殊條件。針對部分產業園區的核心產業帶用地群,推廣“產業綜合用地”模式,并針對工業研發類復合產業用地開展試點,使單一宗地具備工業用地與研發用地兩種使用性質,且建筑用地比例不受限制。 2021年7月,臨港新片區將交通影響評價、雷擊風險評估、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和水資源論證等具有共性的前置性評估事項統一納入區域評估,并選擇臨港新片區奉賢擴區區域和綜保機場南片區兩大區域開展試點,提前開展統一集中評估、評審,并將整體性、區域化評估評審結果提供給進入該區域的工程建設項目共享使用。臨港新片區在全國首創水土保持告知承諾無人干預自動辦理,企業可全流程網上自助辦理“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事項,通過OCR識別、遠程身份核驗等技術,僅需5分鐘即可自動審批辦結。 目前,臨港新片區的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用時普遍提速到6個月內,方案穩定的條件下可實現拿地即開工,綜合驗收平均辦理時間壓縮到5~6天,項目建設投產效率進一步提升。 黃浦區:栽種黃浦“生命樹”政務服務再發力
結合近年來“一網通辦”改革的實踐經驗,上海黃浦區拓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在“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基礎上,于2021年4月15日在“一網通辦”上線了政務服務集成導航兩棵“生命樹”。 黃浦區立足于企業群眾辦事需求,對市區兩級各類政務服務事項進行細化梳理、關聯分析,采取事項歸類、主題概括、層層遞進的“樹狀圖”和可視化圖標分類,向企業群眾直觀體現全生命周期需要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 企業全發展周期“生命樹”設置了企業開辦、納稅繳費、商務貿易、金融信貸、企業變更和企業注銷等12個主題,涉及稅務、工商、科技、金融、商務等多個部門共127項政務服務事項。個人全生命周期“生命樹”設置了出生、上學、工作、退休、養老等14個主題,涉及衛健、公安、教科、人社、民政等多個部門共211項政務服務事項。 目前,集成事項還在根據企業群眾的需求持續增加。兩棵“生命樹”訪問量達到12065次,已服務1712余戶企業和4276名群眾。 長寧區:率先推出建筑工地夜間施工“好辦”系統
由于夜間施工的特殊性,根據相關法規,一般情況下施工單位每三天就要申請一次建筑工地的夜間施工許可證,每夜間施工三天就要中斷一天。每一次申請都需要至少9種紙質文件、5個部門簽字蓋章。三天為一個循環,在每一階段的夜間施工中都要重復所有流程多次,消耗施工企業不少精力。 為解決夜間施工辦理復雜的問題,上海長寧區持續深化“一網通辦”改革,2021年8月在上海市率先推出建筑工地夜間施工作業審批“好辦”服務,有效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長寧區充分利用“AI+一網通辦”智能化能力,為企業提供以“個性指南+智能申報”為特征的辦事全過程智能化辦事輔助服務,辦事人在線填寫表單后,系統自動生成申請表,加蓋企業電子簽章,即可完成申請。一次申請,即可完成建筑工地夜間施工作業審批和作業項目證明的“兩證”聯辦。申請材料平均壓減30%,營業執照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等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免提交”,系統填報要素平均減少50%。辦結時限由原先的5個工作日變為1個工作日,最快可縮減至5分鐘。 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兩網協同,將夜間施工審批即時信息納入區城運2.0平臺“智慧環!睉脠鼍澳K,通過大屏端“撒點布防”,基層執法人員可通過移動端政務微信“智慧環境治理”輕應用,及時掌握實時更新在建工地夜間施工狀態,異常情況及時處置。 建筑工地夜間施工“好辦”系統上線以來,已成功受理246件,企業獲得感顯著提升。
寶山區:打造代辦專員服務制度
上海寶山區著力打造上?苿撝行闹麝嚨兀婕訌娖髽I服務,深入開展投資促進體系建設,重點聚焦辦事便利、政策獲取和企業獲得感等方面!皩χ攸c企業實施‘代辦專員’制度”的內容包括為全區重點企業每家固定一名“代辦專員”,針對企業在開辦、運營、退出全生命周期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實施全程免費代辦服務。 《寶山區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企業代辦服務制度(試行)》明確事項代辦條件、代辦工作范圍、辦理時限等要素,在受理代辦服務時,實施臺賬管理和跟蹤服務制度,及時向服務對象反饋事項辦理進度。對涉及多部門辦理的事項,根據辦理需要,由代辦員首接首受、部門協同幫辦代辦。 一是選取已在本區域內登記注冊且上年度繳納總稅收達100萬元以上的重點企業及擬引進在寶山注冊落地且上年度繳納總稅收達100萬元以上作為重點企業選擇對象,共梳理區重點企業2090家。二是會同相關委辦局及各街鎮園區,按照服務內容選報相應崗位的工作人員作為“代辦專員”,經過整理匯總,確定全區代辦專員總計474人,其中街鎮園區代辦專員330人,委辦局代辦專員144人。 按照1個代辦員服務4~5家重點企業的配備形式,對街鎮園區代辦專員匹配所屬區域的重點企業,以便于代辦工作開展,委辦局代辦專員隨機匹配。開發上線“寶山區代辦服務工作平臺”(試運行),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建立寶山區代辦服務工作平臺,企業通過網上辦事平臺上傳提交所需辦理的事項及相關資料,代辦專員根據企業訴求通過系統快速對接審批辦理部門。未匹配代辦專員的企業只需要網上申請或撥打電話,代辦服務團隊即可快速匹配代辦專員提供“一對一”代辦服務。截至10月底,寶山區代辦服務線上、線下共計代辦服務1992件。 寶山區通過優化線上幫辦功能、定期聯絡、調研走訪等方式主動對接目標企業,建立“一次申請、專人服務、全程跟蹤、辦結為止”的服務模式,精心服務好區重點項目企業;依托智能政務服務工作臺,實現“69+102”項政務服務事項“AI智能辦”。 金山區:打造“一網暢融”綜合服務模式
金山區共有20余萬戶市場主體,其中絕大多數是中小微企業,包含大量工業企業和涉農企業。金山區立足“便捷、信用、透明、公益”的基本定位,以“一網通辦”為依托,以誠實守信為前提,以中小微企業為服務主體,以“線上+線下”為手段,以政策性擔保增信為支撐,構建信貸供需實時對接、雙向選擇的“一網暢融”綜合服務模式。 銀企對接模式實現由“串聯”升級為“并聯”,企業可以和三家銀行同時開展商洽,對不同銀行金融產品“貨比三家”,提升融資服務效率。企業只需線上提交申請,坐在家里就可辦理。圍繞企業經營全周期、全鏈條,相關區級單位及各街鎮(工業區)協同聯動,促使金融產品無縫觸達企業,企業在“一網通辦”上辦理其他業務就可線上同步辦理貸款融資。 為解決中小微企業普遍缺少抵押物、信用風險偏高這一難題,金山區推出了“批次擔保”業務,設置“灣區貸”和“百里貸”,分別滿足重點產業企業轉型發展和涉農企業鄉村振興的融資需求。上海市擔保中心和金山區分別為銀行提供5%的風險代償和1%的風險補償,金山區集中批量推薦企業融資需求,在“一網通辦”上開設“小微企業擔保補貼”功能,根據企業貸款額度,金山區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最高100%的擔保費補貼。 金山區推進建立公共信用信息補充報告,歸集22萬余家企業的納稅、水、電、專利、商標等信息數據,更快捷為企業融資增信;對工業企業開展綜合績效評估,分為A(優先發展類)、B(鼓勵提升類)、C(調整轉型類)、D(監管整治類),有效提高企業融資授信能力;強化貸前、貸中、貸后管理,發揮信用在金融風險識別、管理等環節的基礎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企業誠信經營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