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齊英杰 義博 記者梁喜俊報道 呼和浩特市在內蒙古自治區“走在前”,率先實現全域“一枚印章管審批”的全新審批服務模式,積極推動旗縣區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累計劃轉各類事項958項。 例如,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2021年新增市場主體7910戶,768項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進駐政務服務大廳,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96個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2021年,清水河縣清償民營企業賬款3.15億元,清償賬款1600萬元,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微企業減稅降費2600萬元,發放金融機構貸款10.72億元,兌現招商引資政策資金180萬元,向12名申請人發放執行款134.8萬元。如今,呼和浩特市“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人人關乎首府形象”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就是提升軟實力的過程。2021年,呼和浩特市發展改革委圍繞壓減審批時限、壓減工作流程、壓減線下環節“三個壓減”,凝心聚力推進營商環境問題整改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貫徹落實。 針對信用體系建設,重點圍繞建設信用呼和浩特,市發展改革委從廣泛推廣事前信用承諾、持續強化事中分類監管、全面加強事后聯合獎懲、不斷擴大信用應用場景四個方面入手,加快構建全過程覆蓋的信用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全領域體現的信用服務環境,讓信用變現。截至目前,已歸集司法、稅務、勞動用工、安全生產和市場監管5個領域信息8279條,聯合市稅務、人社、法院梳理落實獎懲措施223條;開展“信易批”“信易貸”“信易閱”“信易行”“信易租”,對65項審批事項實現容缺受理審批;為中小企業成功授信78筆,超1億元;讓1700余名守信市民享受到了圖書借閱優惠便利,向守信市民發放地鐵愛心卡8655張。 在抓項目建設服務方面,市發展改革委重點通過靠前謀劃、靠前指導、靠前服務“三個靠前”,精準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在靠前謀劃方面,共上報自治區重點用地保障項目28個,涉及新增用地4782公頃;圍繞項目資金申報爭取,2017~2021年呼和浩特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211個,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礎設施等九大領域,項目總投資278億元,下達中央預算內資金36.37億元。 呼和浩特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49個,已下達8.13億元;圍繞重大項目年度實施計劃,每年梳理重點項目清單,編制重點項目冊,提前摸排環評、能評、土地等手續辦理情況,提出項目建設可行性意見,為企業投資決策提供參考建議。 在靠前指導方面,針對項目組織實施,在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優化完善,全市580個重點項目開復工率100%;專門組建對接服務專班,多措并舉幫助企業了解各地區落戶政策條件,協調場地廠房等要素保障,解決項目從簽約到落地前的服務對接真空問題;抽調專門力量針對重大項目實施“點對點”“人對人”專項跟蹤服務。截至目前,重大項目完成投資726億元,同比增長25%。 在靠前服務方面,積極創建項目視頻調度指揮平臺,牽頭搭建“蒙企通”民營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本級平臺已入駐45家委辦局和2111家企業,各旗縣區平臺均已上線運行,實現了自治區、市、旗(縣區)三級數據互通互聯;開展“在線訪談”,組織“十四五”規劃解讀、扶貧搬遷后續工作、項目建設等專題,向社會公開辦實事事項16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