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河北雄安新區白洋淀內天藍水清、蘆葦鮮綠,游船往來穿梭,構成一幅“城淀相依、共生共融”的美麗畫卷。近年來,河北堅持系統治理,加強白洋淀生態修復保護,截至2023年,白洋淀水質連續三年保持Ⅲ類,重現“華北明珠”風采。圖為游船在雄安新區白洋淀內行駛。新華社
本報記者 | 劉政
“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形成并不斷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自然生態保護修復取得開創性進展,全球生態治理貢獻突出。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底色無疑是綠色。綠在指尖,是節能節電,是珍惜糧食,是低碳生活;綠在自然,是塞罕壩林海,是三江清流,是無霾天空;綠在理念,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提高資源利用率,是形成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新格局的愿景目標。 這份綠色,孕育自過去,茁壯于當下,更向繁盛至未來。彩筆新題,征程又起,如何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走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綠在理念: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健全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應該看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也是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這一原則下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內涵包含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價值理念,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價值追求,以及形成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新格局的愿景目標。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海生認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生態保護、綠色優先的現代化提供了示范,也為人類社會處理現代化歷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提供了新的選擇。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我國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健全,邊界不斷拓展,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已經進入了全面推進期,為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隨著黨中央、國務院的系統謀劃、決策部署,生態文明寫入了黨章,寫入了憲法,覆蓋大氣、水、土壤、固體廢物、噪聲污染防治以及長江、濕地保護等領域的25部生態環境相關法律得到制修訂,《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數十項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方案相繼出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建立并全面推開,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信息化平臺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生態補償、河湖長制、林長制、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及“一崗雙責”等改革舉措全面實施。 上海社會科學院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曹莉萍表示,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中不同制度之間聯系緊密、相互支撐,形成了一系列“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生態環境問題解決方案。 “應該看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曹莉萍介紹,包括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堅持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始終堅持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始終堅持代內公平與代際公平相統一。 曹莉萍認為,在國際視野下,我國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在科學決策、全面評價、合理規劃以及有效考核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這些優勢共同推動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穩步發展,也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中國踐行的生態文明理念,展現出一種積極的、立志于為所有人創造更美好世界的思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前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公開表示,中國建設生態文明的諸多成功實踐,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具有借鑒意義的寶貴經驗。
綠在貫徹: 生態環境、生產生活向新向綠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洱海邊殷殷囑咐,“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經歷了從“搶救性治理”到“保護性治理”,從“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聯治”的變化,今日洱海碧波萬頃,遙映蒼山青翠。 大河奔涌,浩浩湯湯。隨著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的正式施行,守護一江清流、長河安瀾有了更堅實的法治保障,“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理念持續滋養著江河湖海保護治理的探索之路。 從塞罕壩林海濤濤,到秦嶺群山疊翠;從三明探索“兩山”轉化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到深圳啟動建設88個近零碳試點項目……在這場綠色“競賽”中,生態環境、生產生活向新向綠,久久為功地塑造著全領域、多層次的綠色生態,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 截至目前,我國生態環境改善成效顯著,2023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十四五”規劃設定的年度目標32.9微克/立方米;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9.4%,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長江、黃河干流全線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40%以上;城市聲環境質量總體向好,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今年6月,云南省普洱市江城縣的消防員與林區工作人員在野外探查時偶遇了野生亞洲象群的“家庭聚餐”,亞洲象相聚在一片玉米地里享用美餐,悠閑地在公路上散步。 2021年,在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短片《“象”往云南》令云南的亞洲象群成為世界級“網紅”。隨著大象“嚴選”,中國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也獲得了國際認可。 6月4日發布的《2023年云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3年,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率達84.91%,6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護。同時,穩步實施野生動物危害防控和致害補償,野生動物公眾責任保險年度投保9255萬元。 6月以來,北半球正式進入夏季。當夜幕降臨,銀河最壯麗的部分便自東方徐徐升起,來自北京的觀星者小李又過上了“晝伏夜出”的生活。他說,“近幾年來,北京的天空一年比一年清澈,觀星不需要再等盼算了。”正如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曾公開表示過的,從“APEC藍”“閱兵藍”,到“兩會藍”“冬奧藍”,如今藍天白云在北京幾乎是常態,不再是奢侈品。 另一方面,綠色經濟加快發展。2023年,全國累計完成4.2億噸粗鋼產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十四五”前三年,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后,全國能耗強度累計降低約7.3%;截至今年4月底,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累計上架綠色技術3600多項,促成交易1324項,交易額超31億元,一些重點大中型企業的能耗水耗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吐魯番市水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較少,2022年全市人均占有水資源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86.48%。”吐魯番市水利局局長孜拉吾東·加拉力丁說。目前,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吐魯番得到了大力推廣。通過應用這種技術,不僅可以節水,還能比常規施肥節省30%~60%的肥料。 緯景儲能的鋅鐵液流電池儲能示范項目“零碳智慧綜合能源中心”位于上海,被國家能源局列為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它巧妙地利用了楊樹浦電廠的煤灰倉,光伏板頂棚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后,鋅鐵液流電池將電能并入系統存儲,為周邊的咖啡館、充電樁、景觀照明等設施提供穩定的綠色電力,實現“多能互補”,展現了一個全場景的都市零碳社區。當地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出臺集成式政策,凝聚綠色發展新動能。 今日中國,綠色發展不斷加快,綠色版圖接續擴展,綠色貢獻持續增加。在爬坡過坎、砥礪前行的過程中,美麗中國走出藍圖,照進現實。
綠在未來: 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科學認識人類社會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辯證關系。”曹莉萍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7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這五個重大關系。 “因此,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不僅要追求‘天藍、地綠、水清’的自然之美,實現高質量綠色低碳轉型的發展之美,更要關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的人文之美。”曹莉萍表示,應持續強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頂層設計,加強生態文明制度的法制保障。通過頂層設計,進一步統籌協調人與自然多領域的政策,細化落實發展綠色新質生產力的責任主體、目標任務。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還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現場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大部署,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重點做好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強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撐、扎實開展美麗中國建設評估等五方面工作。 鄭柵潔介紹,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履行“雙碳”協調職責,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持續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支持先進適用技術示范應用。 “新質生產力就是綠色生產力。現階段,我國能源資源利用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差距,必須大力發展以綠色為鮮明特征的新質生產力,變革發展動能、創新發展方式,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因此,培育新質生產力不僅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路徑。”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王兆華介紹,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大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包括強化傳統產業嵌入全球價值鏈各環節的增值能力,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積極培育清潔能源、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教授拉瓊此前表示,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整體思維和統籌考慮。進一步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并繼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尊重自然,避免盲目開展各種治理行動,確保起到最優的保護效果。 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日前在署名文章中提出,下一步將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持續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探索開展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示范基地建設,完善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繼續深入開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強綠色勘查開發和綠色礦山建設,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加強土地、礦產、海洋等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 來路已是綠意盎然,前路更將滿目清澄。隨著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而日益繁艷多彩的“千里江山”圖景正在繪就,不斷增厚的“綠色家底”終將百代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