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大力發展“漁光一體”的立體漁業養殖方式,充分利用魚塘水域面積,將光伏發電和漁業養殖相結合,形成“水上發電、水下養殖”的產業模式。圖為賀蘭縣常信鄉一處“漁光一體”水產養殖基地。新華社
本報記者 | 田新元
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需要世界各國同舟共濟、共同努力。在中美氣候行動工作組循環經濟專題小組的指導支持下,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近日在北京共同舉辦首屆中美循環經濟合作論壇,旨在落實中美《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以下簡稱《陽光之鄉聲明》),為兩國工商界、社會組織、研究機構等方面搭建循環經濟交流合作平臺,促進兩國達成更多務實合作成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離不開中美兩個大國的合作。舉辦中美循環經濟合作論壇是落實《陽光之鄉聲明》的重要舉措,也是中美循環經濟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對中美攜手應對氣候危機具有重要意義,希望中美雙方政府部門、企業、研究機構、智庫等圍繞循環經濟加強政策對話、深化技術交流、強化務實合作。
我國“雙碳”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關乎人民福祉、人類未來。我國作出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以來,構建了全球最系統完備的碳減排政策體系,推進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取得了積極進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首次對綠色轉型作出系統謀劃和全面部署,明確了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實施路徑,要求以“雙碳”工作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業碳管控、企業碳管理、項目碳評價、產品碳足跡相關政策框架。出臺完善標準計量體系工作方案,發布55項產品能效等重點領域標準。推進首批35個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建設。加快構建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 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部署開展節能降碳十大行動,明確分地區分行業細化目標任務。同時,還制定了鋼鐵、煉油、合成氨、水泥、電解鋁、數據中心等6個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出臺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行動方案,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效診斷,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工作由“施工圖”轉變為“實景圖”。 趙辰昕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推進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這項工作,既是經濟政策,著眼于滿足企業設備更新和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帶動投資和消費增長;更是氣候政策,通過提升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促進先進節能高效設備推廣應用,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消費品進入居民生活,從而降低全社會的能耗和碳排放強度。
中美循環經濟合作前景廣闊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氣候治理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更需要合作應對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保護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氣候變化的表象是環境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出路在于合作。 中美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同行者,循環經濟合作可以成為增長點。去年11月,中美元首在舊金山會晤,達成的重要成果之一正是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在兩國元首引領下,兩國積極落實《陽光之鄉聲明》,正式啟動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開展循環經濟合作就是重要內容。 據測算,到2030年全球循環經濟潛在價值有望達到4.5萬億美元。中美在循環經濟等方面各有所長,完全可以優勢互補、取長補短。 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約翰·波德斯塔表示,循環經濟是美中兩國共同關心的領域,希望雙方代表通過論壇交流經驗、發現商機、加強合作。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表示,中美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上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希望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開展交流互鑒與合作。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表示,雙方應該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照顧彼此關切的基礎上,在氣候領域加強對話溝通,探討互利合作,為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注入正能量,為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營造有利“大氣候”。
多維度探討循環經濟
在論壇的4場平行閉門會議上,與會代表圍繞循環經濟助力溫室氣體減排、再生材料推廣應用、塑料污染治理與循環利用、新業態新消費模式下提升廢棄物循環利用價值等議題深入開展交流。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高清竹表示,循環經濟理念與農業減排固碳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高度契合。近年來,我國頒布實施的“化肥農業使用量零增長行動”“農業發展技術導則”“農業農村減排固碳”等政策和行動都以循環高效、綠色低碳、環境友好為發展目標,充分展現了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循環化的特征。 四川輕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劉小楠表示,再生資源的重要性有以下三點:在節約資源方面,再生材料使用會大幅減少對原始資源依賴,有助于延長資源使用壽命;在環保方面,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和垃圾填埋,能夠有效減輕對環境的負擔,有效控制污染;在經濟效益方面,再生材料的加工和利用,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循環經濟研究室主任張德元表示,塑料問題的解決可能未來更多依靠末端的回收和循環利用。從現在來看,塑料仍有很大一部分是混在生活垃圾里的,這也是當前全球面臨塑料污染最大的難點。如何讓特別分散的原料與大規模的工業化需求銜接,需要不斷探索合適的商業模式。 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韓宏升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聚焦重點環節分領域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也提出“大力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推動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這為再制造企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