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 荊文娜
近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49萬人,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介紹,今年以來,各月失業率保持在5.0%~5.3%之間,波動幅度為0.3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減少0.3個百分點,月度失業率走勢較為平穩。
表現“超預期”,但壓力依然在
“從一定程度上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5.1%是超預期的!敝袊鴦趧雨P系學院勞動經濟學院院長紀韶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今年的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規模從去年“1200萬人左右”調整為今年“1200萬人以上”,提出了更積極的就業目標,傳遞出更大力度穩就業、強信心的信號。 “今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繼續保持高位,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再創新高、超過1170萬人,同時還有大量農民工需要解決就業問題。因此,穩住就業大盤十分關鍵!奔o韶分析,從經濟增長與就業的關聯帶動效應看,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可以帶動200多萬人就業。這幾年通過經濟結構調整,尤其是服務業加快發展,再加上各級政府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經濟社會發展對就業的帶動力穩步增強。 在紀韶看來,三季度就業數據的積極變化,是宏觀經濟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政府重視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效果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一方面,近期我國消費、外貿、工業等多個領域均出現了回暖的跡象,這一積極變化對就業市場產生了正面影響。另一方面,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企業擴大招聘規模,同時加強職業培訓,提高勞動者的技能水平。這些措施為就業市場的復蘇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轉型,服務業占GDP比重持續提升!岸⻊諛I吸納就業能力較強,在結構轉型過程中釋放更多就業崗位的能力不斷增加!奔o韶說。 同時,專家也提醒,就業總量壓力的關鍵在于青年群體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在近日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等舉辦的“2024年三季度就業形勢分析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屈小博分析表示,經過測算,16~24歲青年人口增長還將持續到2035年,從目前的1.5億增長到1.75億,其中進入就業市場的70%以上都是高校畢業生!斑@意味著,青年就業壓力不僅長期存在,而且也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穩定就業基本盤,挖掘新興產業增長點
近期,國家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拉升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預期,這將對就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2024年三季度就業形勢分析會”上,與會專家分析,我國經濟實現5%左右預期增長目標的信心在增強。在他們看來,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逐漸落地,將對消費、投資和產業發展迅速產生積極效應,且還有很大政策空間,四季度經濟進一步回暖將是大概率事件。 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會長甘犁認為,居民消費不足是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而就業增長是帶動居民消費增長的最有效途徑,工作穩定性和收入增加將對消費產生較大的正向影響。 據甘犁測算,居民收入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拉動當期消費增長0.4個百分點,而家庭資產每升值1個百分點,只能拉動當期消費增長0.05個百分點,收入消費彈性相當于資產消費彈性的8倍。 因此,穩定就業仍是重中之重。與會專家認為,要重視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就業創造效應。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閆雪凌認為,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發展催生了一系列新興行業,創造了一系列新崗位,如數據標注師、數據科學家、提示詞工程師、人工智能訓練師、機器人操作員等,為勞動力市場帶來了新機遇。同時,還促進了新商業模式的產生。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推動了共享經濟、按需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靈活就業和創業機會。 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新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祝華新介紹,2023年,美團騎手高達745萬人(較2019年增加86.7%),滴滴司機約1900萬人(比2021年增加600萬人),充分發揮了就業蓄水池功能。 面對技術進步帶來的變化,與會學者一致呼吁需加強社會保障,重視勞動者權益。屈小博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發展加快而日益凸顯,需要盡快從制度上予以解決。
有效落實政策,認真應對挑戰
接下來,四季度將面臨怎樣的就業形勢?穩就業的關鍵何在?又應采取哪些措施實現穩就業的全年目標? 紀韶認為,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發揮各項政策的協調作用、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和多元主體聯動等,是當前穩就業的關鍵!暗靡嬗诮洕\行的回升向好、各類穩就業政策效果的集中釋放共同促進了就業市場的回暖。盡管面臨結構性矛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帶來的挑戰,但整體來看,第四季度就業形勢預計將繼續改善。”紀韶分析。 同時,紀韶也強調,雖然當前就業市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仍然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一些傳統行業的就業崗位可能會逐漸減少,而新興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又十分迫切。“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加強職業培訓和教育改革,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贝送,紀韶認為,地區間的就業不平衡問題也需要引起關注。“一些地區可能由于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就業崗位相對較少。因此,我們需要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調節等手段,促進地區間的就業平衡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