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崇 本報記者 | 邱愛荃
首個全國生態日之際,上海市松江區正全面推進“遠看青山綠水,近看人文天地”的美麗松江建設,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實景畫”正穩步繪就。 今年上半年,松江區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率為85.6%,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全部優于Ⅲ類穩定達標,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考核獲優,市容環境質量考評持續位居前列……一份份喜人的成績,彰顯了松江區優異的生態底色,反映了松江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引領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夏日炎炎,坐落于G60科創云廊的臨港松江科技城科技廣場和創新廣場里卻涼爽舒適。不僅如此,這里的空調電費還屢創新“低”。原來,這里安裝的地源熱泵系統和“冰蓄冷”能源中心項目,替代了常規空調系統進行樓宇供熱制冷,不僅大幅降低了空調系統的運行費用,更有效節約了能源。 “園區始終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推進已有建筑的低碳生態化改造,實時開展能耗監測統計,實現樓宇低碳成效最大化。”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薛酉天介紹說。 在“低碳”“無廢”的新賽道上,同樣位于G60科創云廊的環保型企業上海柏連艾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一直深耕再生資源服務管理領域。“我們致力于推廣新型材料,率先嘗試用紙質材料替代PVC材料,以紡織品布類替代PVC、PET等塑料聚合物類的材料,我們堅信在‘無廢’這條新經濟賽道上一定大有可為。”該企業負責人表示。 松江區近年來大力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積極推進“無廢城市”和“低碳示范”創建。2022年底,《松江區“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發布。截至目前,松江區已建成3家上海市級環境教育基地和20家松江區級環境教育基地,“綠小松,低碳行”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也不斷走進社區和學校。 每逢周末上午,市民趙茹婷總會在松江區老水廠街心花園里休閑健身。“我幾乎有空就要到公園里唱唱歌、打打太極拳,這里風景好、環境好,心情好愜意。”趙茹婷說。目前,松江區已擁有30座城市公園,全區綠道總長達108.08公里,綠地面積為15689.07公頃。“十四五”期間,松江新城綠環體系初步構建,將實現500米進公園、1公里進濱水空間、5公里進森林的格局。 好生態、好環境讓城市充滿活力,自然也吸引了外地游客紛至沓來。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松江區納入監測的16家景區接待游客超過55.6萬余人次,營業收入超過2625萬余元,其中環境優美的酒店客房出租率更是高達100%。 “我們酒店原址本是一處廢棄的礦坑,在生態理念的作用下,現在已經成為一處大名鼎鼎的建筑奇跡和極具特點的度假酒店。”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申根酒店)總經理喬根才介紹。從“廢棄”到“客流不斷”,這里每天都在向來自全世界的客人們闡釋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 “我們緊緊圍繞‘科創、人文、生態’現代化新松江建設目標,積極申報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在松江大地上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畫卷。”松江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