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諄諄 本報記者 | 邱愛荃
5G帶動信息消費和產業互聯,數據中心推動算力提升、促進創新孵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上海市松江區通過優化通信網絡、搭建數據中心、建設衛星互聯網,全面提速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賦能智慧生產生活。 正值炎夏,但上海移動松江分公司的工作人員仍忙于搭建5G基站。據該公司網絡規劃管理人員張俊元介紹,基于由廣及深原則,在完成5G全區廣域覆蓋的基礎上,松江移動逐步提升樓宇及小區內的5G深度覆蓋,今年上半年已累計開通200余個5G基站。 5G網絡具有高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等特點,在個人信息消費、工業互聯網和智慧城市等領域得到廣泛運用。近年來,松江區聚焦信號弱覆蓋區域,加快5G網絡基站的建設。 據松江區科委相關科室負責人孫沛東介紹,今年上半年,松江區科委組織鐵塔公司和運營商開展現場查勘和方案評估,征詢涉及街鎮和相關委辦局意見,制定了站址建設計劃。截至6月底,松江區已累計建設5134個5G基站,位列上海市第三。 為掃除居民家門口的“數字障礙”,地下車庫信號覆蓋也取得突破性進展。據孫沛東介紹,“住宅小區地下車庫移動通信網絡覆蓋工程”被列入今年松江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對此相關部門早謀劃早布局早啟動,在去年完成底數排摸的基礎上,今年春節前制定了相關工作方案,定下不少于80個小區的覆蓋目標。春節后,便緊鑼密鼓地推進相關工作,通過打磨樣板、樹立標桿、協同發力、復制推廣,截至7月中旬,已累計開工206個小區、完工85個小區覆蓋,超額完成全年目標。 優化家庭寬帶同樣是民之所需。為此,松江區科委組織電信、移動、聯通、有線4家運營商分析家庭寬帶用戶簽約速率分布,查找短板,發現500M以上用戶占比為22%,有6萬多戶100M以下低速率用戶。相關運營單位隨即制定了切實的升級方案,重點提升500M以上用戶占比,并對100M以下用戶進行升級。 隨著5G、云服務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發展,數據存儲和傳輸需求越來越大,數據中心成為數字經濟的關鍵性基礎設施。據介紹,今年上半年,松江區上報的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先進計算中心及生態產業園、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上海松江科創園配套數據中心、科技網松江大數據計算中心二期3個項目通過評審,標準機架數合計12050個。目前,松江區已累計批準建設大數據中心項目7個,共批復3.3萬余個機柜。 在傳統移動通信到達不了的地方,將基站“搬”到太空的衛星物聯網更具優勢。松江區衛星互聯網藍圖正一步步變為現實。垣信衛星低軌衛星星座(全球多媒體衛星網絡系統)已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批復,同樣獲批的格思航天量產衛星數字工廠已于今年6月通過建筑工程綜合竣工驗收備案。此外,格思航天的“寬帶通信衛星智能制造與產業創新”項目還獲得了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立項。 產業生態方面的成果亦是可圈可點。據孫沛東介紹,北斗博陽與西安寰宇已啟動全面合作,納入西安寰宇全球測控網;航天宏圖“女媧星座”首發4顆星成功發射入軌;迪愛斯總部項目已完成簽約;松江區空間信息產業專項政策調研和編制已啟動,目前已完成意見征詢。此外,地面站建設也有新進展,目前相關部門已完成選址并獲得臨時用地規劃許可,將按期施工,同時啟動土地合規手續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