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郭壯麗 付欣 記者尹明波報道 近年來,山東省汶上縣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托育工作部署和要求,將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列為全縣民生實事,引導支持社會多方參與,擴大服務供給總量,積極構建多主體、靈活多樣的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成效顯著。2022年,全縣新增托位1040個、累計托位2355個,完成年度托位任務的132.65%。 創新機制,不斷強化組織領導。汶上縣將托育服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納入考核指標,實行“四個一”機制,全力協調推進。組建一個工作專班,縣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跟進調度,各職能部門具體落實。制定一套工作方案,印發《汶上縣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能力提升三年工作方案(試行)》《汶上縣2022年養老托育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強化責任落實。成立一個推進小組,由汶上縣衛健局局班子成員帶領10名干部,強力推進托位建設,督促任務落實。建立一項工作制度,將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列入該縣人大、政協調研視察內容,組織相關部門共同關注嬰幼兒照護發展,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統籌開展托育規劃和建設。 突出重點,全力推進擴容增位。通過積極調整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質量,汶上縣進一步豐富托育服務資源供給,初步形成了由政府公辦引領、社會參與、幼兒園拓展為主的托育服務體系。一是探索醫療機構公辦托育新路徑,積極發揮“醫療機構+健康服務”醫育融合專業優勢,創新建立“婦幼保健+托育”“中醫藥+托育”“醫+教+康”托育服務模式。二是大力發展托幼一體化,2023年全縣遴選17處公辦幼兒園開設托班,增設托位400個以上,實現鎮街公辦托幼機構全覆蓋,以多多寶貝托育苑等為代表的社區托育機構也應運而生。三是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組織發改、教育等多部門做好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明確普惠標準,逐步提升公辦比例,滿足群眾多種需求。 規范運營,著力提升服務水平。首先,建立“1+1+1+N”運營模式,實現醫育融合。成立汶上縣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辦公室,規范托育機構管理;組建汶上縣嬰幼兒照護服務中心專家組,提供科學育兒指導;加大衛生健康綜合執法力度,對全縣托育機構實行全覆蓋、多頻次監管;發揮縣鄉村三級婦幼服務團隊優勢,逐步構建了“家庭照護+機構照護+基層醫療機構健康服務”的醫育結合新模式。其次,夯實專業技能水平,大力培養人才。打造全縣托育服務培訓培養基地,開展托育機構負責人及衛生保健人員職業技能培訓,2022年累計培訓280人,實現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100%,2023年繼續培訓300人次以上,努力構造幼有善育、醫育結合的良好照護環境。第三,強化政策支撐,發揮普惠優勢。保障托育機構和設施建設用地,在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基礎上對托育機構用水、用電、用氣、用暖均實行居民價格,對2022年新增的1040個托位落實建設補助,對完成備案的普惠性托育機構落實運營補助,最大程度支持普惠性托育機構發展。 持續探索,積極打造“汶心托”品牌。托育項目建設方面,持續發揮醫療機構辦托優勢,汶上縣第二人民醫院托育中心已于2023年7月開園,開設托班6個,設置托位100個;加快啟動汶上經濟開發區托育中心項目建設,新增托位300個,全方位化解職工幼兒無人照看難題。擴大托育覆蓋方面,優化公辦托育資源布局,支持現有幼兒園創造條件增加托額供給,2023年實現鎮街公辦托育機構全覆蓋;鞏固縣婦幼保健托育園市級托育示范機構創建成果,以創建省級托育示范機構為契機,全方位提質升級,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加強托育監管方面,發揮縣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和專家組團隊作用,加強對普惠托育服務的工作指導和日常監管,輻射并帶領縣域內托育機構規范運行,全面促進汶上縣嬰幼兒照護服務事業跨越發展。 2023年以來,汶上縣新增托位787個、累計托位3142個,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55個,逐步構建了以汶上縣婦幼保健院為代表的醫療機構辦托+國有企業辦托+社區辦托+托幼一體相結合的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破解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打造了“汶心托”多元照護服務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