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光興鴻新能源有限公司200MW光伏發電項目。劉盼/供圖
本報訊 馬駿 許巖 記者尹明波報道 魯北鹽堿灘涂地千萬千瓦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是山東省規劃布局的重大風光資源規;_發基地,濰坊市納入該基地風光項目總裝機容量1532萬千瓦,其中壽光市項目總裝機容量就達725萬千瓦,包括光伏655萬千瓦、風電70萬千瓦。2021年10月,山東省能源局在濰坊濱海區舉辦了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暨魯北鹽堿灘涂地千萬千瓦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集中開工儀式,全省首批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200萬千瓦,其中濰坊市承擔12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指標任務,而涉及壽光的就達85萬千瓦。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深入分析本地產業基礎、資源條件、地形地貌特點等因素,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全力保障項目建設,新能源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據壽光市發展改革局黨組書記、局長溫海濤介紹,該市入選魯北鹽堿灘涂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首批光伏發電項目分別由國電投、華能公司、魯銀集團、國陽新能源、揚光新能源等企業投資建設,目前已全部并網發電,年發電量約13億千瓦時、經濟效益約5.2億元,年可節約標煤約39萬噸、折合原煤約55萬噸,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約100萬噸。 壽光地處渤海之濱,鹽堿灘涂資源豐富,曾經也是“種啥啥不長、給誰誰不要”。但是“觀念一新、遍地黃金”,在“雙碳”目標引領下,他們創新打造“光伏發電+新型儲能+鹽業制鹵+水產養殖”等項目融合開發模式,讓鹽堿灘涂不毛之地華麗變身,成為鄉村振興的“香餑餑”。壽光市在基地中的項目主要是鹽光互補、農光互補光伏發電,目前已展現出一幅“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全新畫卷。 鹽光互補、農光互補光伏電站均利用臨時分流區的鹵庫灘涂,因地制宜,在不改變原有鹵庫、漁業鹵蟲養殖功能的基礎上復合發電功能,既節約土地又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經濟價值。鹽堿灘涂水面架設光伏板,既可以發電增收,又能有效控制水體水溫、pH值,為魚蝦鹵蟲提供良好的遮陰,實現了新能源電力、水產養殖、鹽業制鹵、臨時分流,一地四用,協同發展,在開發循環漁業的同時提供了綠色電力,推動當地能源結構轉型升級。這一新業態、新模式,力促項目用地集約節約,力推鹽堿灘涂高效利用,既把鹽業制鹵、水產養殖、光伏發電和儲能有機結合,提高了鹽堿灘涂利用效率,又為工業園區提供了清潔綠電和湛藍生機,實現了綠色發展,力保藍天白云,為山東乃至全國鹽、漁光儲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壽光模式”。據測算,壽光市725萬千瓦能源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發電量約101億千瓦時,年經濟效益約40億元,每年可節約標煤約335萬噸,折合原煤約465萬噸,相應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約900萬噸。 “今年,我們將搶抓機遇、強化措施、精準服務,重點加快國電投吉電(濰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風光儲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和壽光羊口1GW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魯北基地其他項目有序開發,力爭年底前3個以上項目開工建設!睖睾硎荆瑝酃鈱⒁允袌鲂枨鬄閷,以現代科技為支撐,進一步擴大“光伏發電+新型儲能+鹽業制鹵+水產養殖”發展規模和輻射范圍,引領“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壽光市還在積極對接洽談新能源領域儲能、組件等相關配套項目,并力爭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