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溪 本報記者 | 尹明波
“大口徑深部資源勘探王牌軍”——山東省地礦局水文二隊秉持“三光榮、四特別”精神,大力弘揚“愛國奉獻開拓創新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凝聚職工力量,自2008年以來義無反顧踏入柴達木盆地,馳騁青海省,無怨無悔地投身到戰天斗地、攻堅克難、創造記錄的偉大開創實踐中,用地質錘敲醒沉睡的荒原,用高聳的鉆塔打開寶藏的秘密,成為開發柴達木盆地鉀鋰資源的地勘先鋒,譜寫出時代新篇章!15年來,我隊在柴達木盆地完成鉀鹽、鋰資源、地熱能等深部能源資源項目60余項,總鉆探進尺10余萬米,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資源保障、為青海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作出了突出貢獻。”水文二隊黨委書記、隊長吳曉華直言,多年來水文二隊工會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竭誠服務一線,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為全隊事業高質量發展凝聚了最基礎、最廣泛的力量。
堅持黨建引領 凝聚力量“跟黨走”
水文二隊工會堅持把執行黨的意志堅定性和為職工服務的實效性統一起來,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落實到工會各項工作中去,把黨的意志和主張落實到廣大職工中去,教育引導職工聽黨話、跟黨走。 水文二隊持續推進黨建標準化建設,建立黨建活動室和學習室,落實基層聯系點制度、健全機臺班組常態化學習機制,開展常態化的宣教活動。2008年以來,水文二隊工會組織工會委員、黨員干部到機臺開展宣教活動百余人次,著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等進機臺、進項目、進班組,教育引導一線職工始終做黨執政的堅實依靠力量。 2022年,水文二隊工會切實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時傳達到基層一線,統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講活動,讓一線職工坐得住、聽得懂、好理解、能落實,切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青海一線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 特別是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前,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的回信,賦予了山東省地礦局重大使命,要求山東地礦人“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貢獻”。水文二隊工會第一時間向青海一線職工進行傳達學習并遠赴青海組織現場學習,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堅定了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信心和斗志,鼓舞了為祖國建設提供能源資源安全的勇氣和擔當。
堅持以人為本 貼心服務“辦實事”
作為職工群眾的“娘家”,水文二隊工會始終把解決好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抓好黨建工作的關鍵著力點。他們堅持職工至上,每年奔赴青海一線問需問計、精準紓困解難,以更加務實有效的服務舉措,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一線基層的困難事、職工的煩心事,盡心竭力地滿足一線職工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青海深鉆項目深處柴達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多米,氣候惡劣,生活極其不便。水文二隊工會堅持從大處著眼、小事入手,著力推進生活標準化建設,共計投入300余萬元為一線配備標準化野營房、圖書室、廚房,購置了電視機、空調、洗衣機,安裝了網絡、衛星電話,統一配發了工裝和床上用品等。針對青海項目淡水匱乏、飲水不便的問題,安裝了凈水器,讓大家隨時喝上干凈放心的飲用水。持續提高伙食標準,科學搭配營養,保證一線職工吃得健康、滿意,讓伙食保障到位更到“胃”。 水文二隊工會堅持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活動,并在春節、中秋節等重要節日走訪慰問駐外職工家屬。近年來,共投入50余萬元為機臺送去慰問品,并在山東省地質工會、德州市總工會的支持幫助下送去了豐富多樣的生活物資。他們還組織職工家屬到青海開展“幸福零距離”探親活動,在職工與家人之間建起一座“暖心橋”,使一線職工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繪就了“二水”幸福底色。
堅持科技引領 鼓勵創新“培育工匠”
水文二隊工會堅持唱響“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主旋律,引導和鼓勵一線職工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保持良好精神風貌,在“地質報國”中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譜寫新篇章。 為培育創新“沃土”,水文二隊工會相繼下發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鼓勵一線職工崗位創新等方案,為一線職工搭建建功立業創新平臺。每年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競賽活動,組織崗位技能、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法律制度等培訓,積極參加全省地質勘查行業技能競賽,深化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群眾性創新活動,評選一批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和合理化建議“金點子”,充分激發一線職工創新潛能和熱情,涌現出“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技術能手”“省地質工會五一勞動獎章”“最美地質職工”等一大批勞模、工匠,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和獎項,完成了一大批全國知名典型項目,使“全國大口徑深部能源資源勘探王牌軍”的旗幟在高原上牢牢樹起、迎風飄揚。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青海項目部職工相繼研發應用大口徑空氣潛孔錘鉆進、大口徑氣舉反循環鉆進、高溫硬巖高效復合鉆進等鉆探工藝,改進了復雜鹵水高比重鉆井液技術、鉀鋰資源勘探分層抽(放)水技術等先進技術,獲得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極大提高了鉆進效率和成井質量,為建設國家戰略資源儲備基地提供技術保障。從800米~4000米,從區域最深到全國紀錄,從省內知名到全國典型,一組組數字、一個個記錄、一項項成果,不僅記錄了水文二隊地質人不斷追求、屢創紀錄的腳步,更記錄他們踔厲奮發、對地質事業無限熱愛的赤誠。 “歷史于時序更替中前行,目標在砥礪奮進中實現!眳菚匀A表示,水文二隊工會將和全隊地質人共同進步、不斷前行,繼續肩負起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重任,肩負起為祖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能源資源保障的使命,在柴達木盆地這片熱土上續寫新的榮光,讓祖國的“聚寶盆”在世界熠熠生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