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色藥谷·生命島園區。牟平區委宣傳部/供圖
本報訊 王夢 記者尹明波報道 山東煙臺牟平區錨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目標,強化產業鏈思維,構建體系健全、鏈條完整、保障完備的生物醫藥垂直產業生態,“牟平新城·國際生命科學城”拔地而起,東誠藥業、陜西佰傲等25個重點項目簽約落戶,儲備項目40余個,生物醫藥產值實現幾何級增長,2022年產值突破60億元,2023年有望突破300億元,為煙臺市16條重點產業鏈“率先打樣、形成示范”。 搶抓機遇,優化生物醫藥產業體系布局。搶抓作為煙臺市“1+3+X”生物醫藥產業中“1”的有利機遇,按照生物醫藥產業鏈總體布局要求,聚焦頂層設計,突出平臺建設,聚力人才招引,厚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優勢。首先,選準主攻方向。在煙臺市“9+N”制造業集聚培育工程和16條重點產業鏈框架下,積極爭取生命科學創新引領核心區落戶牟平。目前,牟平新城·國際生命科學城健步成城,成功列為煙臺市生物醫藥產業鏈領建園區,培育涉藥企業495家。其次,突出競爭優勢。堅持換位思考,推動開展“筑巢引鳳、平臺共享、市場運營”,吸引更多生物醫藥企業向園區集聚。第三,集聚人才資源。通過制定實施各項政策,把優秀人才集聚到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中來,實現“引進一個人才、帶來一個團隊、創辦一個企業、壯大一個產業”。 內強外引,發揮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優勢。積極培育壯大本土企業,招大引強外部企業,做好研發轉化,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聚成勢。一是突出“本土培育”固鏈強鏈。發揮石藥百克、豐金醫藥兩大本土企業集聚優勢,以最優的政策支持和政務服務,幫助企業蝶變倍增,同時加快推進豐金醫藥新項目建設,抓緊落戶長效EPO生物藥和7個化藥仿制藥,形成“大項目頂天立地、中小項目鋪天蓋地”的強勁發展態勢。二是突出“外部招引”延鏈補鏈。聚力用好外來技術和外部市場,瞄準醫用同位素與放射性藥物、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兩大特色領域布局全產業鏈。三是突出“創新引領”提鏈護鏈。加快構筑研發、中試、產業轉化平臺,著力打造國家級高端生物醫藥研發轉化一體化平臺,加快搭建融資新平臺,助力項目快速落戶發展、產業體系提鏈護鏈。 快速推進,打造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熱土。創新體制機制、強化要素保障、優化服務質量,敢于“爭闖試”、“創先例”,推動生物醫藥產業成為牟平發展新引擎。一方面,創新機制提振發展動能。鍛造“政治過硬、業務過硬、作風過硬、富有活力”干部隊伍,將“轉方式、轉作風、轉思想”與生物醫藥產業緊密結合,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機制,形成人心思進、人心思發展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先行先試破除要素制約。比如,在全國首創M0用地允許生產醫用同位素的規劃環評報告并獲批,開展區域評估、評估結果共享共用,率先在煙臺實施集體土地入市模式等。此外,牟平還聚焦園區功能提升需求,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確保生產服務配套到位,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發展“千億元級”生物醫藥產業提供堅實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