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一朔州一期5GW項目已經安裝就位的單晶爐。謝宏/攝 
落地平魯的三一朔州一期5GW單晶硅項目廠房即將竣工投產,圖為廠房建設中在工地上忙碌的機械和工人師傅們。謝宏/攝
本報記者 | 郭建軍
金秋九月,碩果搖枝。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12億元的三一朔州一期5GW單晶硅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投產前的設備調試。三一集團將與朔州平魯攜手打造國內重要的單晶硅生產基地。以此為基點,平魯向新型綠色綜合能源基地進軍的轉型畫卷壯麗展開。 “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山西的重大使命。山西省委書記藍佛安要求,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錨定轉型發展不動搖,不斷拓展轉型發展新內涵新路徑,加快培育轉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全國各資源型縣區都有責任做好這道必答題,聚焦高質量發展,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共同的努力方向,要把世界一流的企業引到山西,并不容易。 平魯身處內陸欠發達地區,而三一集團則是全球工程機械三強,福布斯全球企業500強。平魯,靠什么能夠與這樣的行業巨頭牽手成功? 解放思想 找準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路徑
平魯是山西省第一大產煤縣區,煤炭產能1.141億噸,年均產量1億噸左右。如今平魯的經濟社會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40多年來,隨著煤炭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平魯實現了由山區農牧縣向工礦縣區轉型的歷史蝶變。 但像眾多資源型縣區的故事一樣,平魯在因煤而興的同時,也形成了“一煤獨大”的產業格局。 2022年的數據顯示,該區二產占比70%以上,而二產中90%依賴煤電行業,財政收入90%依賴煤電行業,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典型的資源型經濟特征。 這意味著平魯的財政收入不僅要承受煤炭價格變動的沖擊,而且未來必將面對因煤而困的艱巨挑戰。這也是平魯區歷屆黨委和政府一直探索解決的難題。 山西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對山西進一步加快轉型發展、奮進“兩個基本實現目標”作出了全面部署。平魯區委書記郝云對推動平魯轉型發展表現出強烈的緊迫感。他在各種場合講,煤炭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終將枯竭,如果不提前謀劃轉型,未來平魯將陷入發展困境,“所以我們要抓住轉型發展的時間窗口,通過布局新產業、培育新動能,破解‘一煤獨大’,蹚出資源型縣區轉型發展的新路來。” 享受了煤炭開發的紅利,也受到了資源經濟的束縛,平魯必須破繭成蝶。 轉型之難,難在路徑選擇。在綜合把握國家能源革命和“雙碳”戰略發展要求基礎上,特別是在深入學習藍佛安在省管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精神后,平魯干部群眾不斷深化對轉型的認識,逐步探索并形成了“平魯能源大區的發展定位不能丟,必須從依賴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向綜合利用新能源轉變,打造新型綠色綜合能源基地”的共識。 這就是平魯決心蹚開的轉型發展新路子。 推動能源產業綠色轉型,需要挖掘比較優勢,鍛造發展長板。平魯除了有年產1億噸的煤,還有每年將近300億度的外送電力,如果把用電需求大的硅芯產業等引進來,就能把電的優勢轉變成產業發展優勢,與外送電力相比,同樣1度電創造的稅收,就能增長十幾倍。 善弈者謀勢,善治者謀全局。在朔州市委書記姜四清親自謀劃、全程推動下,平魯建設起朔州低碳硅芯產業園,致力于打造光伏、半導體兩大產業集群,并積極對接引進一批項目。 以豐富的資源優勢換取新興產業的大發展,以新興產業大發展換取轉型發展大跨越,這是一篇布局恢弘的高質量發展大文章。 平魯在實踐中認識到,資源型縣區的轉型發展,必須不斷解放思想,以寬廣的視野謀篇布局,找準發展路徑。 發揮比較優勢 找準企地合作共贏契合點
就在平魯為轉型發展而廣撒招商引資英雄帖的時候,三一集團也看到了能源革命的燦爛前景,迅速開啟了對綠色能源產業的全面布局,把向新能源領域進軍視為三一集團的第三次創業。 共同的心愿創造了合作的契機。獲悉三一集團轉型動向,平魯區委、區政府立即全方位梳理在平魯發展新能源及上下游相關產業的優勢,為三一集團量身打造個性化服務方案。 今年5月8日,三一集團輪值董事長向文波來朔州市考察,近距離觀察平魯。 平魯具有突出的能源優勢,煤炭產量、發電量、新能源占比三個單項均居“全省第一”,三者協同發力,使得平魯具備打造新型綠色綜合能源基地的優越條件——到這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用電無憂,而且綠電保障充足。 平魯發展新能源優勢明顯,跳出煤炭看資源,平魯境內風光資源豐富,屬于全國二類地區,年平均風速3.2米/秒,光照年等效利用小時1700小時左右,露天開采復墾地、采煤沉陷區未利用地、退耕還林灌木地等各類光伏用地充足,可容納新能源裝機300萬千瓦——這么好的新能源發展條件,全國內陸地區少有。 平魯園區承載優勢明顯,朔州低碳硅芯產業園建在平魯,能夠為項目快速落地提供充分保障。區位優勢突出,地處晉陜蒙煤炭“金三角”核心地帶,硅基材料及上下游相關產業的布局,能夠就近輻射內蒙古、陜西,進而全面覆蓋中西部地區。 更重要的是人。創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是平魯的追求,除了成立項目專班,代辦所有手續,從項目洽談開始,圍繞三一工作人員的辦公、食宿、出行、休閑、健身,平魯區委、區政府都作出了精心安排和周到服務。今年“五一”假期,三一集團前期工作人員是在平魯度過的。平魯主要領導和相關干部放棄休假,輪流陪同。平魯干部的真誠樸實,給三一集團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是“天時”,獨特的綜合優勢是“地利”,平魯區干部群眾撲下身子抓轉型的氛圍是“人和”,三一集團怦然心動,從全國各地眾多競爭者中選擇了平魯。 今年7月28日,朔州市平魯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三一硅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太原簽訂總投資12億元的5GW單晶硅項目。該項目的簽約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山西省委書記藍佛安、省長金湘軍與三一集團輪值董事長向文波舉行了工作會談,對進一步加強企地多領域合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平魯在實踐中認識到,資源型縣區的轉型發展,必須立足實際、找準定位,切實用好用活比較優勢。 優化營商環境 用一流服務創造項目建設“宇宙速度”
引進前景光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讓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就地繁衍,是平魯,也是朔州,更是山西的心愿。 姜四清全程參與企地對接,多次深入項目一線調研指導,集中朔州市優質資源,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傾力支持項目加快建設。 而平魯區委、區政府則提出了“一流項目、一流速度、一流服務”的口號,郝云每天雷打不動地到現場協調解決問題。“這個轉型項目事關平魯未來,現在他就像一個孕育中的孩子,每天不親自看一眼,我心里總是放心不下。” 平魯全區上下鉚足“一股勁”、擰成“一股繩”,800多名建設者披星戴月、加班加點,全速推動項目投產。一張倒排工期的作戰圖擺在平魯區住建局副局長郭步誠的案頭,作為施工現場總負責人,這位即將退休的老同志把速效救心丸時刻帶在身邊,吃住在工地,時刻緊盯項目進展,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經過企地雙方共同努力,截至目前,8.5萬平方米的高標準現代定制廠房已建成,倉儲物流廠房已具備使用條件,供電、供水、供氣、供暖等生產要素保障到位…… 從5月8日達成合作意向,到項目建成投產,僅用4個多月的時間,再次刷新了山西省項目建設速度,這也成為三一集團海內外投資決策最快、落地最快、投產最快的項目。時間就是效益,效率就是生命,感受到平魯誠意的向文波,對著媒體夸贊這是“宇宙速度”。 平魯在實踐中認識到,資源型縣區的轉型發展,必須對標一流、主動服務,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打基礎謀長遠 與時俱進探索推進產業升級之路
9月5日起,三一訂購的首批50臺單晶爐被重載卡車陸續運輸到項目現場,開始安裝,60多名工人正在為9月20日的正式點火,忘我地工作,這一場景燃爆了平魯百姓的微信朋友圈。 從項目落地平魯的第一鍬土開始,不少平魯人就自發地記錄分享項目進展的點滴時刻。高君成是平魯區攝影家協會副會長,他經常把相關素材制作成抖音視頻,每條都有幾千人次的瀏覽量。“平魯百姓都很關心這個項目,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項目來了,百姓能就業,政府有稅收,我們也能揚眉吐氣。” 這一項目的落地,讓在外求學的平魯籍學子奔走相告。畢業于山西工商學院的劉志,給記者分享了一段趣事。作為家中唯一男孩的他,一直希望在家鄉找份好工作,好照顧父母。他聽到三一集團要來偏僻的平魯投資的消息,一直不敢相信。去招工的地方咨詢,依然心存懷疑,直到看到恢弘的廠房拔地而起,工人們晝夜施工時,才去投了簡歷。 “好多平魯、朔州的大學生都想回來上班,這種好事以前不敢想。”劉志笑著說,如今他已是三一朔州的一名員工。 三一朔州項目全部投產后,平魯產業結構和財政稅收都將擺脫對煤電的單一依賴,這讓平魯人滿懷期待。 退休老干部王義山對記者說;“改革開放后,我們平魯通過開采煤炭實現了第一次蝶變,今天,我們平魯又在煤炭開發進入下降拐點的關鍵時刻,奮力邁出關鍵一步,切換到新能源賽道上了,這是我們平魯的第二次蝶變。我們平魯人這下不怕煤挖完了,未來我們還可以賣能源,也打算發展上下游產業,但不靠煤,靠的是光和風,這東西用也用不完。” 平魯在實踐中認識到,資源型縣區的轉型發展,必須堅定信心決心,持之以恒打基礎謀長遠,與時俱進探索產業升級之路,推動本地經濟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