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能五蓮農光互補項目。劉燁/攝
于荔 劉習正 本報記者 | 尹明波
近年來,華能日照電廠全面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錨定“雙碳”戰略目標,在奮力推動能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央企力量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華能日照電廠現有裝機總容量216萬千瓦,包括4臺煤電機組、1座光伏電站。該電廠4臺燃煤機組全部供熱,年發電量約100億千瓦時,供熱量700萬吉焦,是日照電力熱力主要供應商。4臺燃煤機組全部實施了供熱改造,污染物排放全部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節能環保指標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是山東首家全方式超低排放的電廠,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美麗電廠、華能集團公司優秀節約環保型燃煤電廠、華能集團公司首批燃料管理標桿電廠、低碳山東行業領軍單位等榮譽稱號。
能源保供實現“新提升”
近年來,從高負荷運行到機組頻繁啟停、大機組深度調峰,從“應發必發”到“搶發多發”……華能日照電廠始終將安全生產作為企業命脈,把能源安全保供作為企業首要政治、產業使命,保持安全定力,經受住了低溫高溫、臺風汛期等極端天氣考驗,在迎峰度夏、抗冰保電等重大任務、重點階段中圓滿完成任務,全力確保電煤供應安全、設備運行安全和供熱保障安全!瓣P鍵時刻顯擔當。我廠要充分發揮央企‘頂梁柱’的作用,堅決扛起保障電力熱力供應的‘民生旗’!比A能日照電廠廠長、黨委副書記劉萬政反復強調。 一方面,打好保供“組合拳”,筑牢安全“防火墻”。 ——著力加強重大節點保電保供。2022年迎峰度夏期間,電煤市場價格持續高位運行,能源保供工作異常艱難,加之山東省氣溫變化“高溫早、勢頭猛”,全網用電負荷8次刷新歷史新高。面對嚴峻考驗,華能日照電廠以“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活動為載體,認真履行好央企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千方百計做好電煤采購工作,確保煤炭庫存滿足上級要求,全面提升供熱設備可靠性、熱網穩定性,圓滿完成了冬(殘)奧會、黨的二十大等關鍵時刻能源保供任務。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電廠更是凝心聚力、多管齊下保安全穩定發電、保重點項目推進建設,圓滿完成了安全保電、供熱任務。 ——著力加強發電設備管理。2022年以來,華能日照電廠堅持以“三創+”活動為抓手,強化“雙重預防”機制運行,全面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持續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建立每日安全風險防控提醒機制,每月開展外包規范化管理督導檢查,全面抓實安全監督管理,未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扎實開展“降缺陷、控非!,持續強化檢修標準化管理,未發生一類障礙。持續優化能耗指標,在中電聯2022年度電力行業火電機組能效水平對標活動中,4號機組榮獲600MW級超臨界供熱濕冷機組級別廠用電率指標全國最優機組。 另一方面,吹響戰斗“集結號”,奏響保供“奮進曲”。 ——2022年下半年以來,華能日照電廠化壓力為動力,以2023年電煤中長期合同訂貨工作為抓手,全力以赴“跑”資源,鉚足干勁“爭”增量,爭取長協訂貨比例取得新突破。 ——2023年4月,經過積極洽談、多方爭取,最終實現按照長協煤價格模式進行采購的意向,成功簽訂山東能源集團儲備公司在日照港常年存放儲備煤炭35萬噸,較同期下水煤相比節約采購成本近5000萬元,有效緩解了“燃煤”之急,為電廠迎峰度夏打下“糧草”基礎。
轉型發展實現“新跨越”
華能日照電廠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任務目標,高舉華能“三色”公司旗幟,堅持走好低碳發展、清潔生產、可持續發展之路,堅定守護“碧海藍天”,加速實現煤電產業綠色升級,全心全意打造一流現代化綜合能源服務企業。 持續提升生產精益化管理。持續優化機組性能,突破影響電價提升的機組深調、調頻的“瓶頸”。4號機組深調至200MW(達到額定負荷29.4%),為提升電網靈活性調峰能力、新能源消納和電廠機組競爭力提供了可靠保障。近兩年,在現貨交易經營模式下,機組投入AGC調頻運行,已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手段;而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電價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華能日照電廠專門成立技術攻關小組,成功將3號機組AGC的KP指標提升至了3.9,完美實現了既定目標,使得該廠成功躋身AGC調頻優秀電廠的行列,為企業電價提升、提質增效作出了積極貢獻。 全力推動煤電機組升級。統籌推進節能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加快煤電機組改造升級步伐。投資1430萬元實施機組靈活性改造項目,完成后可實現機組30%負荷穩定運行;著力抓好兩臺680MW機組脫硫系統升級改造,確保機組適應復雜煤炭市場,提升機組清潔低碳能力。快速推進重大項目,輸煤管廊、煤場封閉項目建成投用,4號機組耦合生物質發電項目完成72小時試運行,寬負荷工業供汽項目投產在即,智慧燃料管理項目管控樓土建完工、設備基本到貨。 積極推進煤電產業提升。一是積極踐行“生態立市”戰略,2022年3月,華能日照電廠建設完成煤炭倒運、存儲、摻配全流程綠色提升工程,兩個封閉煤場、從日照港堆場到電廠煤場的輸煤管廊全部建成投用,實現電煤全封閉潔凈化倒運和廠內煤場揚塵“零排放”,每年可替代柴油運煤車輛10萬臺次,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200噸、道路揚塵183噸;配套創新實施的智慧燃料一體化項目,可實現電煤輸送自動化、采樣制樣一體化、煤質化驗無人化“三位一體”先進管理模式,打造國內智慧燃料管理示范企業。二是投資1億元,引進歐洲先進技術并進行國產化替代,建設國內首臺套680MW機組5%熱值比例生物質直燃耦合發電項目,全設備國產化率達到85%,2022年8月完成72小時試運,建成后可每年消化農林廢棄物等生物質燃料23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13.98萬噸、二氧化硫126.49噸、氮氧化物112.26噸。該項目是華能集團重點科技示范工程,也是華能山東公司煤電轉型升級的標桿項目,為農田秸稈類生物質能高效利用和存量火電機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路徑。三是投資1.7億元,實施寬負荷工業供汽改造和管網建設,廠內除鹽水增容改造和管網建設已完成100%,一季度達到穩定外供蒸汽300噸/小時能力,滿足開發區企業用汽需求,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做出積極貢獻。
綠色發展實現“新突破”
作為能源央企,華能日照電廠努力發揮“頂梁柱”作用,爭當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推動者、先行者、引領者,積極建設綠色低碳民生環保光伏,在這片“黃金海岸”扛起守護“碧海藍天”的責任,打造了日照市最大的華能五蓮集中式光伏項目,持續輸出“綠色能源”。 完成日照市首筆綠電交易。今年上半年,華能五蓮200MW農光互補項目一期100MW在北京電力交易中心“e交易”平臺完成首筆綠電交易,交易時間段為4月1日~4月30日,綠電電量達75萬千瓦時,這也是日照市新能源場站進行的首筆綠電交易。2022年8月并網發電的華能五蓮農光互補項目一期,是華能日照電廠在日照市建設的首個平價新能源項目,也是日照市最大的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此次交易,標志著該廠綠電交易正式啟動,不僅為提高新能源項目營收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日照市綠電市場開發積累了寶貴經驗。 近幾年,新能源發展競爭進入“白熱化”狀態。面對激烈競爭,華能日照電廠發揮所屬產業深耕日照的優勢,努力爭取日照市委、市政府支持。2020年12月,華能山東公司與日照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日照區域華能事業發展增添了有力“砝碼”。在五蓮項目建設中,華能日照電廠領導以身作則、劃片包保,項目部工作人員長期駐守、艱苦奮戰,全廠干部職工凝心聚力、砥礪攻堅,首批100MW于2022年8月底并網發電,成功開啟該電廠綠色發展新紀元。截至2023年8月31日,五蓮光伏電站累計完成發電量1.51億千瓦時,實現盈利2624萬元。通過項目建設,增長了見識、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為該電廠發展新能源奠定了良好基礎。 推進莒縣區域新能源項目。2023年8月23日,華能莒縣綠色智慧綜合能源項目長嶺110MW一期光伏發電工程開工。項目規劃裝機容量110兆瓦,本期建設規模60兆瓦,動態投資24128萬元,建成后年均發電7600萬千瓦時,節約標煤2.3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33萬噸。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被譽為‘東方太陽城’,具有得天獨厚的光能資源!眲⑷f政表示,“新能源項目承載著我廠奮進‘二次創業’、在清潔能源領域再建一個日照電廠的希望,我們將突破傳統思維、緊跟時代步伐,趟出一條綠色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