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白雪報道 “盡管中日韓三國社會制度、發展狀況和地域環境有差別,但是在各自發展過程中,都遇到了共同的問題,就是從有沒有房子住,到能不能住上更好的房子,再到現在能不能把房子放在一個更好的環境下,使居住者生活舒心、生活愉快。”近日,在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日本居住福祉學會、韓國住居環境學會共同主辦的“第20屆中日韓居住問題國際會議”上,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宜明表示。在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越來越舒適的同時,綠色低碳的住宅更是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博士葉紅雨在會議上提到,高品質住宅或高質量住宅與好房子的關系都需要有綠色和低碳概念。他認為,高質量住宅至少應該具備六個方面的特點:綠色低碳、安全耐久、舒適健康、設施便捷、經濟價值和文化服務。其中,低碳住宅主要包括高效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綠色低碳建材應用、水資源的管理、廢物的管理、室內環境質量的提升、全生命周期的運用。 清華大學博士王瑤在會議上表示,對于建筑業的碳排放控制,現有主要途徑有兩條:一是使用清潔能源,二是數字賦能。王瑤認為:“數字技術是助力建筑行業節能減排的有力抓手,有了數字技術之后,‘雙碳’目標不僅僅停留在口號階段,而是可實施、可落地、可評估、可衡量的方法。”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具有生產方式先進、施工速度快、裝配精度高、節能環保等特點。南京江北新區人才公寓3號樓是江蘇省第一棟裝配式住宅。南京長江都市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杰介紹,該項目將綠色技術植入到建筑中,在整個建筑幕墻設置了248塊薄膜發電玻璃,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幕墻系統,而是一個薄膜光伏系統,使過去的耗能建筑變成了產能建筑,實現光伏一體化與裝配式技術的融合應用。項目不僅為行業提供了可觀摩、交流、改造的好房子樣本,也代表了新時代綠色、低碳、宜居、智慧住宅的建造發展,為當前艱難轉型的房地產市場提出很好的方向。 韓國土地住宅公社京畿南部本部部長金永優提到,目前韓國的住宅是朝著模塊化住宅方向發展,模塊化住宅能夠適應人口、家居或者產業結構的變化,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但是現在,韓國所進行的模塊化住宅仍然有許多的局限,特別是中高層的模塊化住宅,還需要更多的技術升級,越是高層對于結構不穩定的擔憂越高,對于火災防范的擔憂也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