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日前,《廣州藍皮書:中國廣州文化發展報告(2023)》正式出版發行。該藍皮書指出,廣州新型智庫建設提前布局、謀定后動、舉措得力,現已形成特色鮮明、群星閃耀的新型智庫方陣。 由廣州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這份藍皮書指出,廣州按照《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作出的工作部署,于2017年初率先啟動首批新型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是我國最早系統組織開展新型智庫建設的城市之一。 在廣州市委宣傳部統籌規劃和指導下,廣州圍繞建設一批高水平新型智庫,先后制定出臺了《廣州市新型智庫試點工作方案(2017—2019)》和《廣州市新型智庫建設工作方案(2020—2022)》,明確了廣州新型智庫建設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與運行機制。 在智庫整體實力方面,廣州智庫成果數量增加、類型多元化,智庫質量也得到了較大提高,智庫顯示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部分智庫在省內和國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個別智庫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截至2022年,廣州已有49家智庫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占全省入選智庫的98%,占全國入選智庫的6.5%。 在智庫能力建設方面,廣州智庫建設堅持“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國家發展戰略,智庫研究能力和服務決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僅2022年,廣州各新型智庫組織開展的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研究課題分別達到了7項、61項和16項,在國家和省級報刊上刊發理論文章近100篇,獲中央和國家、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超過80人次。《中國智庫AMI綜合評價研究報告(2021)》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的《強化使命擔當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資政研究》、暨南大學輿情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的《全方位、多角度、寬領域助力我國國際傳播話語權建設》以及華南理工大學印度洋島國研究中心的《智庫建設驅動下的國別和區域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3個案例分別入選2021年中國智庫參考資政建言、輿論引導、內部治理創新案例。同時,《CTTI智庫報告(2022)》數據顯示,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南沙)改革創新研究院的《通過高校智庫實體化在地化運作,積極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的《開展有組織咨詢研究,打造多元協同智庫新機制》等廣州新型智庫建設經驗榮獲CTTI2022年度智庫建設示范案例,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的《國家實施“雙區”戰略背景下推進廣州、深圳“雙城聯動”發展的系列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的《廣東調研顯示:科技評價制度面臨三個問題需重視解決》等一批廣州新型智庫成果榮獲CTTI2022年度智庫優秀成果獎,擦亮了智庫學術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