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王然 記者高楊報道 10月27日,山東省政府舉行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金融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李坤道解讀了《山東省數字金融惠企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初步構建起以數字底座為基礎,統籌發展與安全的“數智金融大腦”,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周期長等問題顯著緩解。力爭將山東省打造成為數字金融惠企最強省、數字金融產業最強省、金融數實融合最強省。 李坤道介紹,山東堅持把數字化轉型作為引領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跨越式提升的戰略舉措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工程,聚焦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精準發力,加快推進“十項行動”攻堅突破。 數智金融大腦構建行動。形成“1+4+N”框架,即打造金融、產業、企業、公共等數據匯聚、治理、應用、共享的一個數字底座,集成企業服務、風險監測、智能監管、運行分析四大應用,聯通省有關部門、市縣及金融機構多個數字化平臺。 金融領域數據強基行動。加強數據匯聚融合,根據金融惠企服務的數據需求優先級,盡快接入稅務、公積金、司法、涉農等數據。加強數據共享開放,優化數據使用授權機制和激勵機制,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數據不動價值動。加強支撐體系建設,促進金融機構、金融監管、政務服務等數據跨域共享、協同發力;推動各類數據入場交易,加快實現數據資產化、價值化。 數字金融服務品牌創建行動。打造“魯融易”數字金融系列服務品牌。整合服務資源,實現全省金融產品、服務、政策“一鍵觸達、一網通辦、一屏總覽”。規范服務流程,形成需求響應、限時辦結、評價反饋的高效閉環機制。 重點領域數字金融賦能行動。加快推進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文化金融等試點示范,每年選樹推廣一批標桿項目和創新產品。支持濟南、臨沂依托金改試驗區開展“人才有價”評估增信、“美德+積分+金融”等創新。深入開展“齊心魯力·助企惠商”金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三年提升行動。積極推進“質量貸”“品牌貸”等專屬金融服務產品的開發和推廣,推動質量優勢與金融功能相結合。探索山東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服務庫+“齊魯惠農服務”場景應用。探索建立全省供應鏈金融平臺,推動金融與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度融合。推動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創新應用,提升外貿企業融資便利度。 金融風險監測雷達行動。深化“金安工程”建設,建好用好金融風險防控監測大數據平臺,構建全省金融風險監測“雷達網”。 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行動。構建全省“1+N”金融業數字化轉型體系,在1個總體行動方案下,推動部分重點金融機構和組織分別制定數字化轉型方案,全面提升獲客渠道、流程管理、風險計量、審計內控、資源匹配、產品創新等數字化能力。開展金融機構數字金融惠企創新業務評價。 數字金融創新引領行動。做好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廣工作。支持濟南深化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加快國家金融業密碼應用研究中心建設。推動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區塊鏈試點成果應用。鼓勵融資擔保機構探索建立數字擔保直聯新模式。加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金融數字化轉型標桿應用。 數字金融產業擴容行動。鼓勵有條件的市科學布局發展數字金融產業,打造數字金融特色園區。支持金融機構等在山東省設立數字金融項目,組建相關專業部門、特色分支機構,探索建立省級金融科技創新平臺。設立山東省數字金融研究院,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數字金融交流平臺。 數字企業金融支撐行動。將山東省重點數字經濟企業、項目、園區等納入金融輔導,提供精準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針對數字經濟發展需求,提供“數據貸”等金融產品。加快建設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符合條件的數字經濟企業掛牌上市。培育一批數字領域天使投資人和創業投資機構。探索設立數字經濟發展專項基金,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數字企業發展。 數字金融安全護航行動。加強數字化監管能力建設,深化監管科技在支付結算、反洗錢等金融監管領域運用。完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避免數據過度收集、誤用、濫用。督促金融機構將數字化轉型相關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牢牢守住安全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