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沁 本報記者 | 邱愛荃
今年以來,上海市奉賢區民營企業佳音不斷、喜報頻傳。華誼新材料獲評行業首座“燈塔工廠”、博杰醫療榮獲“上海市民營企業總部”稱號;萬封新材料獲得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神仙酒廠、森蜂園等企業被評為“上海老字號”;永進電纜、蘭寶傳感科技等闖進“2023上海硬核科技企業”百強名單……今年1~8月份,奉賢區新設經營主體103827戶,連續8年實現經營主體數量增速領跑上海市。 東方美谷成為中國唯一的化妝品產業之都,數字江海成為上海市首個城市力全滲透的數字化國際產業城區,未來空間加快打造國內首個智能駕駛全出行鏈創新示范區,奉賢區圍繞經濟發展重點,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特色產業矩陣效應成效凸顯。 今年以來,奉賢區精準聚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圍繞基礎理論、底層技術、顛覆項目、跨界融合、轉移轉化等“五個創新”,密集出臺“基金+基地”支持政策、首個區級生命健康扶持政策,支持民營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形成創新共同體,支持更多民間資本參與自貿區新片區、新城建設、產業轉型等重點任務和重點項目建設。 奉賢區先后修訂《奉賢區產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實施辦法》《奉賢區促進總部經濟發展實施細則》等,推動中小企業成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配套專家”,不斷擦亮國家級中小企業科創活力區名片。截至目前,奉賢區已培育認定上海市民營企業總部1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38家。 截至目前,奉賢區共有43個政務服務中心(涵蓋52個辦事大廳)設置了線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依托“一網通辦”平臺、“隨申辦市民云”奉賢旗艦店設置奉賢線上“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專門為民為企解決“疑難雜癥”。 針對政策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奉賢區經委將“奉賢區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申報服務平臺”移動端接入“奉賢企業直通車”微信公眾號,歸集9個委辦局、9大類產業扶持政策,71項扶持政策項目進入2023年產業資金排片表,實現政策發布、項目申報、資金審核“一張網”。 奉賢區還積極為企業搭建“賢商中心”“法企直通車”“早餐圓桌會”等“零距離”線下溝通平臺,整合帶動全區力量,提供面對面的政策宣講、創業指導、法律咨詢、融資服務、市場開拓、信息化等九大類服務,服務人數超9000人次。 奉賢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以知識產權聯盟為抓手,深化全鏈條的知識產權域外保護和線上線下一體化協同保護服務。聯盟成立至今,對橘宜、科絲美詩、諾梵、妙可藍等企業提交的商標、外觀設計專利等10余件知識產權域外保護申請,均已立項并提供保護方案。 近來,奉賢區商業秘密數字化保護工作站應運而生,通過引入數據加密、數字水印等技術,支持商業秘密載體和內容的全方位保護。同時,采取“確權登記+公證文書”一體化服務,切實緩解商業秘密固有的“取證難”問題。奉賢區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棟表示,要讓經營主體在奉賢“愿意投、能夠留、長得大”。 2022年以來,奉賢區5家民營企業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5件商標入選上海市重點商標保護名錄。今年初,奉賢經濟開發區生物科技園區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 奉賢區還深入踐行“包容審慎、首違不罰”的包容審慎理念,1~8月份適用從輕、減輕處罰案件共計494件,不予處罰100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