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瞰招遠市南海林苑大戶莊園。南海林苑大戶莊園/供圖
本報訊 孟令凱 隋曉鵬 記者尹明波報道 2022年以來,山東省招遠市堅持鏈上發力、雙輪驅動、融合發展、國企助力,全力做好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文章,助推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 堅持“鏈上發力”,推動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一方面,推出市場主體培育、重點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政策大禮包”,培育壯大糧油、蘋果、甘薯、家禽、肉牛、粉絲等六大產業。2022年,招遠優質強筋小麥“濟麥44”畝產808.6公斤,刷新全國超強筋冬小麥單產紀錄。國家級蘋果產業集群項目全部建成,累計建設現代矮砧蘋果栽培基地3.5萬畝。齊山蜜薯產業產值已達1.6億元,增加就業崗位2000余個,帶動群眾年均增收1.2萬余元。另一方面,以園區、基地建設為載體,加速相關產業鏈條延伸及融合,先后打造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1處,省級產業強鎮3處、“粉絲+甘薯”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處、“一村一品”示范村鎮5個、鄉土產業名品村51個。 堅持“雙輪驅動”,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用好“科技”這一利器,打通科技應用“最后一公里”。深化與山東省、煙臺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對接合作,組織開展了國務院第三次土壤普查試點工作并順利通過了國家抽檢和省級驗收,首創“外業調查采樣流程一張圖”、形成了“123456”三普工作模式,新華社、農民日報先后進行報道,該市也多次在省級會議上做典型發言。用好“改革”這關鍵一招,盤活鄉村資源資產。招遠已全面建成市、鎮、村三級農村產權交易綜合服務網絡,獲評山東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先進集體。 堅持“融合發展”,賦能鄉村產業提質增效。抓主體培育,2022年以來全市新增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5家,國家級農民合作社3家、省級8家。抓載體支撐,引進建設“認養一頭牛”、北京利合聯等重點項目11個,大戶莊園共同富裕踐行區項目橫跨兩鎮12個村、面積萬余畝,官山田園體項目則集高端種植、康養、研學等功能于一體。抓“農+文+旅+電商”融合,依托本地豐富的旅游資源及區位優勢,新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3條,推動京東生鮮產業帶建設,打造山東電商直播基地及山東電商供應鏈基地1處。 堅持“國企助力”,破解產業發展瓶頸制約。為統籌整合資產資源,集聚資本力量,招遠市注資1億元成立國資農鑫公司,全面參與招遠鄉村產業發展運營。一是推行金融助農,破解融資難題。爭取銀行授信融資5000萬元,與煙臺財經集團探討成立山東省首支縣域鄉村振興產業基金。二是推行社會化服務,破解農民增收難題。參股海禾農科、太陽農資等優質企業,采取“公司+社會化服務+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萬畝蠟質玉米訂單基地,實現穩定糧食生產和壯大村集體經濟“雙贏”。三是推行模式創新,破解銷售難題。建供應鏈公司,成立煙臺首家新農人創業服務園,著力打造“產業服務+金融服務+新零售超市+社區服務配送+智能倉儲物流”五位一體融合發展的農業全產業鏈服務體系新格局。目前,該園區已引進9家企業,15家優秀品牌商入駐新零售超市,并建立農鑫優選小程序,優選160多種優質農產品納入“農鑫優選”品牌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