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以深圳河為界。1997年之前,深圳河經常因為夏季雨水多而發生水災,給城市帶來巨大的災害和損失。從1994年9月開始,深港兩地數十次談判后簽訂協議,共同治理深圳河。1997年,深圳河截彎取直,形成了一處0.87平方公里的河套地區。河套處于深港邊界,獨特的地緣優勢使其成為兩地合作的空間起點。 2017年,深港兩地簽訂《關于推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合作備忘錄》,確定了深港協同共建的“一區兩園”空間格局。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即香港園區)和毗鄰的深方科創園區(即深圳園區)建設,共同打造科技創新合作區。2021年,香港提出北部都會區戰略,這一戰略重構了香港的空間結構,從以維港都會區為中心的單核,轉變為維港都會區+北部都會區的南北雙核。2023年8月,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總面積3.89平方公里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上升為國家戰略規劃。 這一規劃,明確了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的三大發展定位: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先導區、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中試轉化集聚區。(中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