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知行 邵 凱 鄭 宇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命脈,工業興則經濟興。 初冬的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處處涌動高質量發展熱潮。塔吊林立的建設工地、日新月異的產業園區、落地生根的工業項目,一幅工業經濟蓬勃發展的恢弘畫卷正絢麗展開。近年來,袁州區堅持“扶優扶強”和“招大引強”雙向發力,做大做強鋰電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發揮資源稟賦,突出集群主攻方向,做大補鏈強鏈文章,加速培育壯大產業集群,以奮發有為的姿態,助推工業高質量發展加速駛入快車道。 實干是對發展最好的承諾。該區連續3年獲得江西省工業高質量發展一類先進區,連續7年獲評全市高質量發展工作先進區。袁州產業園獲批2023年度江西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并列入了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省級開發區數字化轉型優秀園區公示名單。
壯大首位產業 產業發展構建新畫卷
首位產業漸成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袁州區充分利用獨有的礦產資源,搶抓機遇,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奮力推動產業基礎高端化、產業鏈條一體化、產業發展集群化、產業體系現代化、產業集群生態化,以高質量產業集群助推高質量發展。 突出規劃引領,優化產業布局。該區高標準編制《袁州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22-2035)》,政府引導選礦企業與宜春坦坭礦簽訂長期供需協議。相繼出臺人才支持、工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從做大龍頭企業、支持企業技改、科技創新、鼓勵企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真金白銀”獎勵企業。推行惠企政策資金免申即享,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共兌現各項獎補資金3000余萬元。 產業園是項目建設主力軍、經濟發展“主戰場”。2023年1月至9月,袁州產業園現有規上工業企業170家,完成營業收入124.5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25.8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8.17億元,完成用電量4.36億度,上交稅金9.82億元,完成總投資16.5億元。
堅持項目為王 聚力項目引進添動力
項目是發展的載體,是發展的潛力所在。袁州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理念,緊緊圍繞生物醫藥、鋰電新能源、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大數據等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集中主要精力和優勢資源招大引強。 7月,袁州區與中電光谷聯合控股有限公司舉行合作簽約儀式。該公司充分運用平臺資源,與袁州區共同探索產業升級的破局思路,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9月,第六屆世界綠色發展投資貿易博覽會開幕式上,宜春市簽約央企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該區投資27億元的贛湘邊儲能電站項目。同月,袁州區與廣州工控萬寶商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10月,袁州區文旅商貿產業鏈舉行“快樂星球”項目簽約儀式,擬投資約5000萬元,建設占地約120畝的城市親子樂園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彌補宜春市袁州新城片區大型戶外親子樂園的空白,對完善區域城市功能配套,提升人氣和商業氛圍起積極作用。企業投資的信心,堅定了該區持之以恒壯大培育產業鏈的決心和恒心。 今年以來,袁州產業園新承接簽約項目35個,累計簽約資金98.4億元,億元以上項目31個。今年引進的項目中主導產業項目16個,分別是鋰電新能源項目7個、醫藥項目5個、智能裝備項目1個、電子信息3個。
優化營商環境 招商服務助企加速跑
“投資就要去袁州,招商服務人人夸。”袁州區持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補短板、創特色、增優勢,打出親商、安商、助商“組合拳”,全力打造政策更優、成本更低、服務更好、辦事更快的江西省營商環境“一等區”。 該區落實重點服務專班制度,每周一調度,形成工作合力,助力項目快速建設。不定期針對重點企業問題召開專題政企圓桌會議,集中聽取和梳理企業現階段問題與困難,研究解決辦法。今年以來,袁州產業園區累計解決企業訴求270余件。持續深入開展“我服務企來評”活動,全面豐富智慧園區平臺的用工、人才、融資等服務板塊,積極對接協調政務服務“綜合大一窗”系統延伸至園區,進一步滿足企業事項“就近辦”需求,打通“線上線下”服務通道,引導資金、政策主動“流向”企業,全力推進園區營商環境創品牌。 為不斷提升園區承載能力,今年,袁州產業園加大標準廠房建設力度,提升承載能力,方便企業“拎包入住”,竣工標準廠房約36.7萬平方米,在建標準廠房約5.1萬平方米。持續改善營商“硬環境”,該區對園區道路及人行道進行了“白改黑”提升,不斷優化園區整體品質;建成園區公交總站,新增主線公交線路1條,新增園區微循環線路4條,進一步優化了園區網線布局,提升公交出行分擔率,緩解企業職工出行難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