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9日,競爭力智庫、北京中新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機構在北京聯合發布了《中國城市基本現代化監測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揭曉了“2023中國地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含副省級城市,下同)”“2023中國縣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 《報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指引,以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二十大確立的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為根本依據,以全面體現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根本要求,構建了涵蓋經濟發展和經濟體系現代化、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務現代化、文化建設和市民素質現代化、生產方式和生態環境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中國城市基本現代化監測體系”。運用各城市公開的2022年數據,經數據的對比、核實,完成了對全國所有地級市和縣級市的基本現代化監測評價工作。 《報告》顯示,我國城市基本現代化進程穩步推進。中國地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指數平均為75.34,較去年增加1.17;廣東深圳市基本現代化指數達93.32,居全國地級市首位。中國縣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指數平均為76.56,較去年增加1.48;江蘇昆山市基本現代化指數達到92.90,居全國縣級市首位。 《報告》顯示,全國城市基本現代化呈現“東部全面領先、中部縣域崛起、西部城市提速、東北略有放緩”等特點。在中國地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中,東部地區占據53個,數量超過一半;西部地區數量達到18個,較去年增加4個,在四大區域中增加最多;東北地區有4個,數量較去年減少3個,在四大區域中減少最多。在中國縣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中,東部地區占據66個,遙遙領先于其他地區;中部地區數量有20個,較去年增加3個,在四大區域中增加最多;東北地區有2個,數量較去年減少2個,在四大區域中減少最多。 《報告》顯示,在城市基本現代化5個分項指數中,人民生活現代化指數增長快于經濟發展現代化指數,數據表明,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務改善速度總體快于經濟增長速度。以城鄉居民收入為例,中國地級市、縣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長率分別比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高1.0、1.1個百分點。文化建設現代化指數和城市治理現代化指數穩步上升。生態環境現代化指數上升放緩。監測顯示,在疫情防控全面優化以后,我國對于實體經濟和制造業恢復生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部分地區粗放型生產方式有所反彈。以空氣質量為例,中國地級市、縣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空氣質量優良率分別較去年下降1.3、0.8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2023中國地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中,廣東深圳市、浙江杭州市、江蘇蘇州市位列前三。分區域看,前100名中,東部地區53個、中部地區25個、西部地區18個、東北地區4個,其中,西部地區數量增加4個,在四大區域中席次增加最多。分省看,江蘇和浙江數量最多,均為11個,山東9個。中國地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常住人口平均為571.91萬人、城鎮化率平均為73.6%,地區生產總值平均為669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平均為53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均為2417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437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為5375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為27548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為2.00;公共圖書館總藏書量平均為692萬冊;空氣質量優良率平均為85.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平均為16.71平方米,地表水水質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平均為95.8%。 《報告》顯示,2023中國縣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中,江蘇昆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位列前三。分區域看,前100名中,東部地區66個、中部地區20個、西部地區12個、東北地區2個,其中,中部地區數量增加3個,在四大區域中席次增加最多。分省看,江蘇和浙江數量最多,均為19個,山東18個。中國縣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常住人口平均為89.09萬人、城鎮化率平均為66.1%,地區生產總值平均為110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平均為7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均為346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564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為5526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為31317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為1.78;公共圖書館總藏書量平均為95萬冊;空氣質量優良率平均為85.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平均為15.59平方米,地表水水質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平均為98.5%。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提出,建立區域發展監測評估預警體系,圍繞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區域一體化、資源環境協調等重點領域,建立區域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科學客觀評價區域發展的協調性,為區域政策制定和調整提供參考,引導社會智庫研究發布區域協調發展指數。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重要一年。開展中國城市基本現代化監測,全面客觀地反映城市現代化進程,可以為各城市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提供參考,助力我國高質量推進基本現代化建設。 據悉,競爭力智庫是專門從事競爭力研究的獨立社會智庫,堅持社會責任優先,主要開展國家競爭力、區域競爭力、產業競爭力、企業競爭力研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研究,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指數系列研究等。 北京中新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專注于城市發展研究、城市戰略研究、政府政策咨詢、城市品牌設計、區域和產業規劃等,積極推動我國城市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 (文/城市基本現代化監測課題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