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苗鋒 記者郭建軍報道 零工市場是擴大就業容量、完善就業市場的重要途徑。公益性零工市場實現全覆蓋是2023年山西省12件民生實事之一。來自山西省人社廳的消息顯示,截至今年8月,山西117個縣(市、區)的零工市場均已建成,實現了“縣縣全覆蓋”。公益性零工市場運行以來,累計提供零工崗位10萬余個,服務零工超8萬人次,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2020年9月,針對零工人員“匹配難、吃住難、交通難、維權難”等問題,山西省人社廳、運城市人社局、鹽湖區人社局三級人社部門對標謀劃開展相關工作,建立了山西首個“零工之家”。 目前山西靈活就業人員已經超過300萬人。零工市場的規范和發展,是促進多渠道就業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今年以來,山西省市縣三級人社部門積極推進公益性零工市場建設,采取“利用現有招聘大廳改建、整合公共資源新建”等方式規劃建設零工市場,全省新建93家、改建24家,規劃建設2.29萬平方米室內服務場所,讓零工等活不再“站馬路”。 同時,山西省級安排資金9320萬元,對每個縣(市、區)給予60萬~12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支持。各市、縣(市、區)根據實際按需配套,確保公益性零工市場建設不留缺口、日常運行有保障。同時,將公益性零工市場納入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緊貼零工需求,提供零工信息、快速對接、就業創業培訓、困難零工幫扶、權益保護等5項服務,讓就業服務更加有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