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經濟平穩增長,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保障。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3年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2.82萬億元,同比增長5.8%,比全國高0.6個百分點。 隨著常州市宣布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擁有13座地級市的江蘇省已有5座“萬億之城”,分別為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和常州。 2024年,江蘇同樣定下了經濟增長5%以上的預期目標。對此,江蘇省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分析說,一是與“十四五”規劃目標的序時進度相銜接,二是結合當前經濟發展的支撐條件,三是體現當好全國發展“壓艙石”的責任擔當,落實中央“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重大要求。 如果目標順利實現,2024年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也將突破13萬億元。 企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承載著江蘇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建設一流企業的時代重任,新組建的蘇豪控股集團,2023年經營規模穩中有升,利潤總額大幅增長,綜合經營質效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我們確立了一批增量賦能業務布局,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服務保障全省供應鏈產業鏈安全穩定,促進貿易主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江蘇省人大代表、蘇豪控股集團董事長周勇表示,將堅決扛起江蘇省屬重點企業的責任擔當,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挑大梁。 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正增長、實際使用外資穩中提質,實現這樣的發展目標,對于外貿外資基數大、開放程度高的江蘇省而言,需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作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出海的先行者,“去年徐工國際化收入占比達41%,出口收入、海外企業收入增幅創歷史新高。”江蘇省人大代表、徐工集團董事長楊東升表示,將攜手產業鏈上下游抱團出海,提升區域集約化管理和資源利用能力,更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場,讓“中國智造”享譽全球。 在今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新增了4個發展指標,分別是“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技術合同成交額”“全省人才資源總量”“規上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時,將“完成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工業企業數”調整為“完成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工業企業數”,加大對中小企業覆蓋面。這些都體現了強化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新要求。 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江蘇省委提出,各市都要聚精會神做好自己的事情,戰略上更加主動、戰術上更加精準,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在高質量發展上積極進取、多作貢獻,全力以赴爭取更好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