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邱愛荃報道 看夕陽在青山,觀古今于須臾。近日,首期“昆岡文會”活動在上海松江小昆山園“二陸”讀書臺舉辦。該活動旨在邀請知名學者、文化名流舉辦思想交流盛會,將小昆山鎮打造為“讀書人的小鎮”,持續夯實松江區、小昆山鎮在“中華文脈”和“城市根脈”中的地位。 史稱“二陸”的西晉文學家陸機、陸云兄弟是松江小昆山人氏。陸機所書的《平復帖》是現存年代最早并真實可信的西晉名家法帖,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時對研究文字和書法變遷方面皆有參考價值,被譽為“天下第一帖”。陸云是陸機的胞弟,所作詩文重藻飾,以短篇見長,尤以文論影響最大。陸機、陸云家住小昆山下,并在小昆山間筑有讀書臺。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載:“其山在今松江府華亭縣界,晉陸氏兄弟機、云生其下,皆有文學,時人比之‘昆岡片玉’。” 該活動由知名劇作人、文化媒體人簡昉女士全程主持。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復旦大學文科特聘資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圖書館館長葛劍雄特意從深圳趕來參會,并做了《中華文明中“二陸”和江南文化》的主題分享,從中華文明對“二陸”的形成和影響切入,闡釋了兩者的關系和歷史意義。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史權威專家熊月之則圍繞《松江氣象的人文底蘊》主題展開了分享,充分闡釋了松江卓越絕異的自然稟賦、因地制宜的經濟結構、自強不息的文化追求和雍容大氣的開放情懷。 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丁申陽分享的題目是《平復帖與中國書法鑒賞之道》。他不僅為觀眾詳細講解了如何欣賞《平復帖》,還就如何欣賞《皇象急就章》《出師頌》《月儀帖》等作品給出了專業指引。 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趙麗宏則分享了他的《小昆山奇遇記》。他提到,多年前他和友人游覽小昆山,意外發現“二陸”讀書臺上有蘇東坡留下的摩崖石刻“夕陽在山”。活動當天,“夕陽在山”復刻石刻隆重揭幕,有望成為小昆山鎮新的文化打卡點。 據主辦方介紹,活動現場的布置參考的是《文會圖》的場景,《文會圖》可看作宮廷畫家根據宋徽宗趙佶的旨意,因頻頻舉辦茶會、文會應景摹寫、創作而完成的作品,不僅是文士雅聚的真實寫照,也是人才云集的一種象征。 松江區政協副主席、區文旅局局長金冬云在活動開場致辭中說,舉辦以“為有源頭活水來”為主題的“昆岡文會”,是對《平復帖》與《文賦》在中國書法及文學史上的地位進行再次的梳理與致敬,也是小昆山鎮打造文旅融合目的地的重要舉措。此次活動為“昆岡文會”第一期,之后該活動會定期于“二陸”讀書臺舉辦,并持續邀請大師級嘉賓參與,讓“昆岡文會”成為小昆山鎮的又一個拳頭級文化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