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年來,湖北省咸寧市以建設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市為契機,不斷建立完善信用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營商環境信用領域新格局,為打造營商環境領域“咸寧名片”增添信用光彩,更為咸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咸寧市出臺《咸寧市2023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關于加快推進咸寧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為信用體系建設搭建起“四梁八柱”,并依托信用信息平臺和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著力打破“信息壁壘”、實現“互聯互通”,不斷拓展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的深度和廣度,堅持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為信用信息查詢、分級分類監管、信用聯合獎懲、“信易+”產品創新應用提供了重要基礎支撐。目前,咸寧市信用信息平臺累計歸集各類信用數據信息939.38萬條,經營主體用水、用電、用氣等特定信用信息84.64萬條。 豐富電子證照庫。咸寧市完成25類43.73萬條國家標準數據改造工作,通過與湖北省電子證照庫、咸寧市統一受理平臺深入對接,及時將歸集的161.62萬條證照數據推入湖北省電子證照庫,實現企業證照全部免提交。 咸寧市多部門聯動,完善信息推送共享等工作機制,排查一批嚴重違法失信案件線索,對所涉主體嚴重違法失信實行“列嚴”,有效遏制了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反復出現、異地出現等現象。 咸寧市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導向,著力完善“信易貸”平臺建設,入駐全市金融機構32家;創新推出151款“信易貸”產品,入駐企業主體31256戶,服務企業融資625筆,發放貸款172.39億元。 咸寧市拓展行業領域守信激勵機制,528家企業獲評“咸寧市誠信企業”,獲得信貸支持3.78億元;推出和拓展市場監管領域包容審慎監管行政處罰“四張清單”,全市受益經營主體1299家,減免金額8854萬元。(李建民 張永紅 耿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