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要做到政府有為、企業有感,關鍵是市場有效。”近日,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清憲在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安徽持續推出了800多項措施優化營商環境。在連續兩年全國工商聯組織的“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中,綜合得分和最佳口碑排名都居全國前列。 “德國大眾汽車2017年就在安徽布局,去年,又投資10億歐元,在合肥落地了境外最大的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研發創新和采購中心。美國康寧、英國聯合利華等著名跨國公司,最近幾年都持續在安徽加大了投資力度。最近,渣打銀行又落戶安徽。”王清憲強調,這些跨國公司紛紛追加投資、落地安徽,很大程度上是看中安徽的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怎么讓企業有感?王清憲表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政府的政策供給要對得上企業的所需所盼,即要精準滴灌到企業的最渴望處。一方面,在政策的制定環節,讓企業參與調研、參與論證、參與政策的制定過程;另一方面,在政策的落實環節,讓政策更加便捷高效地直達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優化政府工作流程,推行惠企政策的“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使政策更加便捷高效直達企業。 二是用政府的法治、誠信來贏得企業的信任。2023年制定出臺的《安徽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立法的形式對極簡審批、市場準入、涉企執法等作出規定。建立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快速響應機制,高效率辦理涉企訴訟、知識產權糾紛。 三是持續提高行政效能,讓企業辦事更便捷。建立產業專班制度,形成“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的服務企業的扁平化高效機制。建立企業訴求“掛號制”,線上線下多渠道收集企業訴求,清單化、閉環式辦理落實。同時,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盡最大的可能為企業辦事提供便利。 “比如,開辦運輸企業這件事,申請的材料從過去的28項整合到12項,辦事的時限也從20天壓縮到3天。涉企不動產登記這件事,申請材料從8項整合為4項,辦理的時限也由5天壓縮到1天。企業上市合法合規信息核查這件事,用一份企業公共信用信息報告,就可以代替40個領域的無違法違規證明。”王清憲舉例說。(柴 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