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 王進
今年一季度,經濟大省四川交出了一份有分量、有質量、有活力的成績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142.6億元、同比增長6.1%,比全國高0.8個百分點,居全國前十大經濟大省第二。經濟運行起步平穩、開局良好,總體可以用“穩”“進”“好”三個字來概括。
下好擴大有效投資“先手棋”
記者從四川省發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四川經濟運行中呈現不少新特點和新變化,經濟運行“穩”的態勢進一步鞏固、“進”的動能不斷積蓄、“好”的預期正在形成。 以投資為例,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一季度同比增長5.2%,增速居全國前十經濟大省第四。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0.6%;全省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7.7%,增速高于固定資產投資12.5個百分點。 四川省發展改革委抓項目儲備、抓向上爭取、抓項目建設,推動一季度新儲備項目超6000個、總投資超5萬億元;獲增發國債項目資金超500億元;全省700個省重點項目年度投資完成率達32.1%;300個川渝共建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年度投資完成率25.4%;西部第二單、全省首單基礎設施REITs項目成功發行;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年產12GW新型高效電池片智能制造“未來工廠”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今年以來,四川在促進工業投資、擴大民間投資等方面精準發力,切實增強企業信心,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全省工業投資連續12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對于預期和信心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民間投資中項目投資增長13.8%,高于固定資產投資8.6個百分點。
打出消費提質擴容“組合拳”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50.7億元,同比增長6.1%,全省消費市場延續穩步增長態勢。 擴大就業、增加收入,讓老百姓“能消費”;完善社會保障、減少后顧之憂,讓群眾“敢消費”;創新場景、優化供給,讓大家“愿消費”。今年以來,四川“三管齊下”,從政策激勵、活動策劃、活動促進、環境優化等入手,充分調動和激發有潛能的消費。 大力實施“活動+場景+政策”三輪驅動,深入實施“蜀里安逸”消費新場景五年培育方案,培育“蜀里安逸”消費品牌;制定四川“2024消費促進年”總體方案,創新實施“2+20+5+3”消費促進活動;啟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天府行”活動,推動新一輪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促進企業與消費者“雙向奔赴”。消費成為全省經濟增長主拉動力。 四川省一季度發放“品味川酒”專項消費券2000萬元、“悅禧龍年”消費券1.14億元。省內“樂購全川”、省外“天府有禮”、境外“川貨鏈全球”三大主題活動推動形成貫穿全年波浪式消費熱潮。 四川省文旅廳以惠民活動促消費,以跨界融合強供給。在開展的“冬游四川消費季”活動中,推出180余項文旅消費系列活動,20萬余家文旅企業推出優惠,350余個景區門票減免,發放文旅消費券超億元。 全省一季度引進營業性演出8282場,觀眾310萬人次,“白天看景晚上觀劇、跟著演出去旅行”成為四川文旅消費新風尚。春滿天府、花開五洲,享有“西部花園”之美譽的四川,已成為國內旅游最佳去處之一。
打造外貿進出口“新引擎”
今年一季度,四川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15.4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高出全國2.8個百分點。其中,進口值921.1億元,增長25.8%,超過全國整體水平20.8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四川省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平臺、資源和樞紐優勢,深入貫徹落實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全面參與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切實肩負起“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重任,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創新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通道和體制機制,推動投資、消費和外貿相互協同、相互成就、相互促進,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強力塑造外貿進出口增長“新引擎”,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 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對東盟、歐盟、美國等傳統市場貿易回暖向好,進出口分別為557.8億元、388.7億元、388.2億元,分別增長43.1%、23.7%、12.8%;對非洲、中亞進出口分別增長62.1%、71.6%;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71億元,增長20.9%。 總體來看,“三駕馬車”強力拉動,四川一季度經濟運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