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上海市奉賢新城的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奉賢融媒體中心/供圖
本報記者 | 鮑筱蘭 季曉莉
新城的規劃建設始終是上海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命題。6月11日,“媒體看新城”活動走進奉賢新城。奉賢區副區長田哲說,新城建設給奉賢帶來了加速提級的發展機遇。 2021年,“五個新城”建設納入上海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任務。“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了上海“中心輻射、兩翼齊飛、新城發力、南北轉型”的空間發展格局。 “這里打造了‘森林城市’,綠色畫卷正在徐徐繪就。奉賢新城擁有得天獨厚、通江達海的地理位置和水綠交融、環城林廓的獨特自然稟賦。”田哲表示,兩年多來,奉賢立足“新片區西部門戶、南上海城市中心、長三角活力新城”定位,乘勢而上、奮勇爭先,全力打造創新創業、宜居宜業的人民之城、未來之城。
產城更加融合
產聚人才、人興城市。奉賢持續打響“一城一名園”品牌,強化“鏈主”企業和重大項目帶動作用,重點聚焦時尚消費品美麗健康產業,培育“東方美谷”生態圈,合理布局產業要素和生活功能,促進產城人相互賦能、一二三產緊密融合,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打造創新之城、數字之城。 重點打造的數字江海產業園,是奉賢新城的“一號工程”,面積近2平方公里,開發體量230萬平方米,可實現制造業與研發、商業、居住等功能的有機融合。奉賢新城計劃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將之建設成為產城融合的示范區、未來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同時,奉賢充分發揮高校資源優勢,積極推動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科技園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交通更加順暢
虹梅南路隧道、軌道交通5號線南延伸、上海市首條BRT快速公交等重大項目建成通車,奉賢人民翹首以盼的軌交15號線南延伸項目已正式開工建設,南楓線已取得施工許可證,對外交通聯系能力顯著提升。奉賢搶抓本輪區域重大交通設施規劃建設窗口期,打通對外“大動脈”,以交通大改善促進地區大發展。 奉賢加快推進高快速路新城段功能調整和立體化改造,提升新城外向性和聯通度;同時,進一步提升新城內部交通品質,暢通區域“內循環”、補強基礎設施短板,高效推進浦星公路南段全面開工建設,加快建設望園路美谷段、金錢公路大居段、解放路西延伸段等工程。
功能更加完善
“十四五”以來,奉賢新建成中小幼學校14所、在建新建學校13所,入選全國“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試驗區”,與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大學等開展合作辦學,上中國際奉賢分校開工建設。 國婦嬰奉賢院區自2022年開業運營以來,門急診接待近47萬人次,迎接7600名嬰兒出生。新華醫院、復旦兒科醫院的建設正在有序推進,為人民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海之花”市民活動中心、上海之魚、言子書院等一批地標建筑成為新的打卡地。“十四五”以來,世界城市日、第22屆“江南之春”美術作品展、中國首屆國際女子賽艇精英賽等30余場重大展覽賽事在奉賢舉辦。
城市更加宜居
奉賢將助力圓新市民、青年人的“安居夢”,建設籌措一批保障性租賃住房、“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高品質的人才安居房源,深化人才安居“筑巢引鳳”工程,同時針對重點行業、緊缺急需人才完善租房補貼政策,確保“新奉賢人”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立業。 奉賢將深化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推進新城綠環建設,全方位提升南上海中央公園林地景觀品質,有序推進公園綠地、綠道建設,提升河湖防汛、生態、景觀、文化、休閑等綜合效益,創造宜居濱水空間。 奉賢還將推動新城數字化建設,提升“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治理效能,同時圍繞數字設施、公共空間、數字家園、未來產業四大類別,建設完善便捷就醫服務數字化專項應用場景、智慧養老院等項目,推動新城生活數字化。
賽道布局鮮明
這里集聚了“最美產業”。奉賢著力形成產業集群,聚焦美麗健康、生物醫藥等領域。東方美谷從無到有、從優到強,成為奉賢乃至上海市的一張閃亮名片。資生堂、歐萊雅、如新、伽藍、科絲美詩、瑪麗黛佳等諸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在這里集聚,產業規模接近700億元,成為上海規模最大、國內知名度最高的化妝品集聚地之一。“東方美谷·醫藥”“臨港南橋智行生態谷”“東方美谷·美妝”3個市級特色產業園區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 奉賢著力加強科研創新能力,“東方美谷中醫藥產業基地”在奉賢揭牌,中醫藥領域三大國家實驗室落地。2023年,新城范圍內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500家,上海市級科技小巨人約30家,區級科技小巨人約80家;有14家市級及以上科創孵化載體,已成功孵化了伯杰醫療、拜朗生物、瀚諾威生物、術理智能等一批明星企業。
服務能級提升
這里體現了“城市溫度”,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堅持高標準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水平運營,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近年來,奉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為抓手,系統推進增綠、理水、降碳、減污。南上海中央公園與上海之魚構成的萬畝中央綠心——奉賢新城的“生態極核”,將被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城市公園。 2023年,奉賢建成區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28平方米,綠道建設總長達178公里,公園總數達203座,全時段開放共享率達98%,居上海市前列,獲評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中國氣候宜居城市。 漫步在“十字水街”(金匯港半馬步道、浦南運河兩岸)和“田字綠廊”構建的連續開放的生態綠廊里,人們能真正體會到這座城市的碧波靈動、宜居宜游。 田哲表示,奉賢將持續探索差異化發展,堅持統合綜效與要點凸顯“同頻共振”、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雙向發力”、著眼當下與前瞻布局“互融共進”、科學謀劃與建設運營“相輔相成”,以更加有為的姿態、更加昂揚的精神,全力打造讓人民滿意的活力新城、魅力之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