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楊娜 記者范紀安報道 近日,記者走進河南省信陽市豫東南高新區辦公區,只見一排排光伏板整齊排列于屋頂,在夏日陽光的照射下,正源源不斷地產生清潔電能,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提供穩定電能。 “豫東南高新區光儲充檢超充站項目集光、儲、充、檢于一體,實現了源網荷儲一體化應用,全面提升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該項目全年發電約14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56噸。”信陽星火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恒表示。 如今在信陽,類似豫東南高新區光儲充檢超充站源網荷儲一體化應用項目正遍地開花,綠色電能輸送在美麗的大別山水之間。今年以來,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信陽市委、市政府積極探索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確定11家單位和企業開展示范試點建設,并于6月10日全部建成運行,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在信陽率先落地實施。 “11個示范項目預計年發綠電約2800萬千瓦時,每年可實現降本約720萬元,減少碳排放約2.2萬噸,節約標準煤約1.12萬噸。同時,企業通過配置光儲設施,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更多綠色電力,將綠色能源轉化為綠色產品,大力提升了產品競爭力。”信陽鼎信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的推廣建設,將有利于培育新能源新質生產力,增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