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之魚是奉賢新城核心景觀區和生態核心區。奉賢融媒體中心/供圖
本報記者 | 鮑筱蘭
農業是立國之本,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然要求,也是上海市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物技術、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技術加速賦能農業發展,是當今全球農業科技創新范式變革的主要特征。其中,核心種源、生物基因、智能設施裝備更是熱點領域。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4.5%提升到2023年的63%,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已整體邁進世界第一方陣,生物育種、人工智能、衛星遙感、北斗導航等新技術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堅實支撐。 2023年1月,上海市奉賢區政府與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提出共同打造上海農業科創谷。2023年8月,上海農業科創谷專家研討會召開,會議圍繞“凝聚科創力量、共塑農業未來”發展思路,提出聚焦核心種源、生物基因、植物萃取、智能設施裝備四大領域(以下簡稱“四大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全力將上海農業科創谷打造為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 7月30日,《上海農業科創谷總體規劃(2024—2035年)》即將發布。上海農業科創谷將全方位吸納和運用資源,培育世界頂尖的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
對標世界一流,推動農業新質產業集群發展
上海是典型的都市農業區域,向科技與資金要空間、向品質與特色要效益、向創意與服務要市場,發展高端農業、精品農業、品牌農業是上海市都市現代農業的總體發展思路。2023年,上海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80.13%,農業現代化綜合水平繼續保持全國第一,為“四大領域”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提供了關鍵技術與裝備支撐。 同時,上海市在生物農藥、生物疫苗等農業投入品、功能營養食品、醫藥產品、日化產品以及農食藥化原材料等方面的產業發展主體集聚度水平均位于全國第一梯隊,為“四大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提供了直接的技術轉化與產業應用場景。 奉賢區是上海的農業大區和鄉村振興主戰場之一,“奉賢黃桃”“莊行蜜梨”“奉賢雉雞”“奉賢大米”等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眾多。奉賢區依托“東方美谷”聚力打造“美麗健康”產業,已形成化妝品、藥品、食品“三品”協同引領的發展格局,產業規模近千億元,“東方美谷”品牌價值超330億元,集聚了上海1/3以上的化妝品生產企業。“四大領域”與美麗大健康產業關聯緊密,植物萃取更是化妝品、藥品、食品等制造業的上游產業,成為上海農業科創谷區別于國內多數農業科技園區的最大特色。 奉賢區區位優勢顯著,位于“長三角1.5小時城市半徑圈”圓心位置。作為上海農業科創谷建設的載體,奉賢區集聚了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等一批農業科研機構和涉農高等院校,雪榕生物、妙可藍多、海融食品等多家科技型農業龍頭企業及藥明生物、兆維生物、帝斯曼等一大批全球知名科技企業,科創資源集聚,創新生態良好。 當前,國際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業科技創新是大國農業競爭的前沿陣地,生物技術領域成為新的戰略制高點。2022年,美國啟動“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計劃(NBBI)”,把科技競爭擴大到生物技術領域,對我國引進相關海外人才、技術和資金形成障礙。 從國內來看,各地政府愈發重視農業科技創新,北京、粵港澳大灣區等兩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等高等級農業科技創新載體,均將核心種源、生物基因、智能設施裝備作為重要發展方向。江蘇南京、浙江杭州等地依托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江南大學等農業科技資源,培育出一批優勢農業科技園區。上海市浦東新區、崇明區、金山區通過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已集聚了一批農業研發機構和科技企業,形成先發優勢。 奉賢區由于存在農業高端科創資源不足、農業科技產業融合不佳、土地資源日漸緊張等問題,直接制約了農業科技創新發展。 奉賢區下定決心要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通過建設上海農業科創谷,鏈接全球智慧、對標世界一流、創造中國范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順應“四個領域”發展趨勢、聚焦“四個領域”關鍵環節、瞄準“四個領域”潛力賽道,高水平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策源、新質產業集群發展,構筑新階段上海農業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優勢,構建“大食物觀”為核心的健康農業新體系,為上海市加快實現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功能全面升級、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創新力量;提升中國農業科技國際影響力、話語權,貢獻農業現代化的中國經驗。
“創”“試”“制”三大戰略,打造農業科創“領袖型”園區
上海農業科創谷以“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提升涉農產業核心競爭力、前瞻布局未來產業賽道”為主線,以“服務三農發展、服務產業轉型、服務科學研究”為方向,以“源頭安全、環境友好、過程可控、產品綠色的健康農業”為主題,力爭打造立足大上海、服務長三角、賦能全中國,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健康農業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其中,突出“創”“試”“制”三大戰略職能,建設“一地兩區”支撐健康農業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總定位,是上海農業科創谷的重點發展方向。 “創”,就是集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咨詢服務、科技金融、人才培育等科技創新與服務功能為一體,建設全球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引領全球科創前沿;“試”,就是集新種質資源試驗、新生產模式試驗、新技術新裝備試驗、新農業投入品試驗等科研試驗功能為一體,建設世界農業科技中央試驗區,催生產業技術變革;“制”,就是聚焦農業投入品、功能營養食品、醫藥化妝品、智能設施裝備等優勢與潛力產業類型,建設中國涉農產業迭代先導區,培育產業轉型動力。 針對“科技產業協同、完善模式鏈”,上海農業科創谷將突出創新策源優勢,結合上海市、長三角地區乃至中國涉農產業轉型需求,完善從源頭創新到產業升級的農業科技產業協同創新模式,建立涵蓋“基礎研究—應用研發—試驗示范—成果轉化—產品制造—綜合服務—品牌塑造—流通貿易”的農業科技產業協同創新鏈。 針對“多元主體協同、打造生態圈”,上海農業科創谷將推動科創、產業、教育、資本與政府等多元主體協同合作,創新資源配置形式,探索應用科研創新聯合體、科企攻關聯合體、人才培養聯合體、產業資本聯合體、發展基金聯合體等多種協同發展模式,共同打造上海農業科創谷生態圈,服務支撐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品牌打造。 針對“四個領域協同、構建聚聯圖”,上海農業科創谷將圍繞健康農業發展主題,建立核心種源、生物基因、植物萃取、智能設施裝備四個領域的科技與產業發展圖譜,聚焦四個領域的關鍵共性問題和核心關聯環節,從技術創新、產品開發、設施配套等方面推動四個領域協同發展,實現技術聯合創新、產業聯動發展。 針對“區域發展協同、共筑科創網”,上海農業科創谷將與全球涉農科技與教育資源廣泛合作,發起建立國際健康農業科創共同體,支撐上海市打造全球中心城市、“一帶一路”農業科技國際合作橋頭堡;與全國高等級農業科創載體廣泛合作,探索伙伴園區發展模式;與長三角區域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協同打造長三角農業科技創新集群,建立長三角農業科教聯盟;與浦東張江種谷、崇明農業硅谷聯動發展。 2030年,上海農業科創谷將初步建成為世界一流、中國領先的農業科創“領袖型”園區,四大領域的創新策源能力力爭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基礎前沿技術實現加速研發,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全面提升;初步形成四大領域具有技術主導權的世界級產業集群,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到2035年,上海農業科創谷將全面建成影響力、競爭力、引領力世界領先的農業科創園區,為建成世界農業科技強國、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提供強大支撐。 為此,上?苿摴葘⑴嘤r業戰略科技力量,統籌建成一批涉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大平臺,形成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網絡;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的農業科技研發機構和創新聯合體,引進、發現和培養一批農業科技領域的世界級學術大師、戰略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培育壯大農業科研、工程、技能人才隊伍。 上?苿摴冗將壯大涉農新質產業集群,集聚和培育一批原創技術策源的涉農科技領軍企業、一批涉農新質產品研發與制造企業、一批專業化涉農科技服務企業,創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涉農核心技術產品,超前布局一批引領未來發展的涉農新產業新業態。 上?苿摴纫矊⑷鏄嫿ㄩ_放創新生態,建設宜居宜業生態園區,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集聚一批科技中介機構、科技成果運營機構、科技產業創業投資機構,引進培養一批知識產權人才、技術經理人和產業投資人;搭建面向全球的農業科技創新人才交流平臺,創辦高水平涉農科技學術期刊,舉辦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農業科技與產業論壇,籌建國際健康農業學院。
圍繞四大領域科技產業集群,加快關鍵核心原創技術群體突破
圍繞核心種源、生物基因、植物萃取、智能設施裝備四大領域,上海農業科創谷將完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集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企業,推動科、教、產聯合建立新型研發機構,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超前布局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原創技術群體突破,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和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科技領軍企業和科技集成服務商,打造四大科技產業集群。 在核心種源領域,上海農業科創谷將圍繞種源保護創制、地方品種制繁、新質品種試驗三大職能,發展智能育種產業,打造核心種源科技產業集群。例如,在種源保護開發環節,將建設生物種質資源庫,挖掘鑒定一批優異、稀有基因,篩選鑒定一批優異核心種質資源;聚焦親本種創制環節,推動分子輔助標記、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空間組學等生物基因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創制一批有重大應用前景的新種源;吸引全球知名種企入駐建立總部基地、研發中心,引進一批育種科技企業和創新團隊,扶持一批種業CRO(合同研發組織)服務商,并建設上海種業創新中心。在品種培育測試環節,結合莊行現代設施農業片區與青村“綠色田園”先行片區,打造全球新質品種中央試驗區,培育一批優質高產、資源高效、環境友好、營養強化的突破性新品種。在制種繁育環節,圍繞節水抗旱稻、食用菌、七彩雉等上海特色優質品種,以企業為主體建設一批制繁種基地。 在生物基因領域,上海農業科創谷將圍繞生物基因創制、新質產品制造、生物制品試驗三大職能,發展生物創制產業,打造生物基因科技產業集群。例如,聚焦生物農藥、生物飼料、獸用生物制品、農食藥化原料等優勢領域,生物反應器(動物、植物、微生物)、供體動物、模式生物等潛力領域,引進孵化一批創新應用基因組學、合成生物學、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創新團隊,建設生物基因創制中心;形成一批基于生物基因技術的創新專利、發明專利、成套技術工藝包,創制一批以新型工程微生物、新型模式生物、供體動物等為代表的基因修飾生物資源,開發一批基于生物基因技術的農業生物投入品、功能營養食品的首創產品,培育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生物基因科技服務商。圍繞精準營養食品、功能性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新質食品,農食藥化添加物、替代蛋白、醫藥中間體等新質原料,生物農藥、生物疫苗等新質生物制品三大方向,引進一批基于合成生物學等生物技術、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國內引領力的研發制造企業,建設智能生物制造產業園。同時,與東方美谷、金匯食品產業園的食品、醫藥、化妝品產品聯動發展,打造全球新質產品制造集聚區;集中建設新生物投入品試驗基地群,打造全球農業生物制品中央試驗區。 在植物萃取領域,上海農業科創谷將圍繞應用技術研發、產業服務強化、生產模式創新三大職能,發展精準植萃產業,打造植物萃取科技產業集群。 例如,在應用技術研發時聚焦新型植物原料資源挖掘、植物萃取品種組培繁育、綠色高效萃取工藝研發、高純度高活性植萃產品研發、植物活性成分應用場景開發等方面,引進一批植物萃取科技企業和創新團隊,建設植萃產業創新引領中心;組建全球植物萃取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強與核心種源、生物基因領域創新主體合作攻關,創制一批植物萃取專用新品種;加強與智能設施裝備領域創新主體合作攻關,研發推廣智能植物萃取關鍵工藝裝備,提升植物萃取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持續引進一批提供新品定制開發、成分分析檢測、功效評價實驗、產品備案注冊、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商事服務等產業服務功能的平臺賦能型植物萃取企業,建設精準植物萃取產業園;聯動東方美谷,共同發起建立中國精準植萃科技產業創新聯盟,引領中國植物萃取行業高質量轉型。結合奉賢莊行現代設施農業片區建設,以破解植物提取原材料成本制約、保護珍稀植物資源等為目標,共建植萃原料新生產模式試驗示范基地。 在農業智能設施裝備領域,上海農業科創谷將圍繞關鍵技術研發、關鍵裝備研造、開放試驗示范三大職能,發展農業智能設施裝備研造產業,打造農業智能設施裝備科技產業集群。 例如,在關鍵技術研發方面,將聚焦育種加速器表型組檢測分析模型、動植物生長模型、農業生產管理運營模型、基于機器視覺的農業數據分析算法、農業設備智能決策算法等專用關鍵技術,引進一批算法模型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團隊和科技企業,建設農業智能設施裝備技術研創中心,構建魯棒性、泛化力強的農業智能管理模型群、算法庫;在關鍵裝備研造方面,將聚焦農業專用傳感器、農機專用動力電池、農業機器人通用底盤、農業作業末端執行器等專用關鍵零部件,人工氣候環境控制系統、新能源農機系統、農業機器人智能作業系統等專用關鍵系統,引進一批農業智能設施裝備創新團隊與研發制造企業,建設農業智能設施裝備研造產業園,打造全球農業智能設施裝備中央試驗區;聚焦細胞工廠、植物工廠、循環水養魚、樓宇養殖等方面試驗示范成套智能設施裝備,試驗示范植保無人農機、采收分揀機器人等智能設施裝備。 此外,上海農業科創谷將加大平臺建設。聚焦農業生物安全、農業基因組學技術、農食合成生物學技術打造關鍵共性技術平臺,支撐四大領域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前沿技術創新突破和底層技術快速迭代,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涉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開展標準化、專業化試驗場景設計,建設滿足多種科研試驗需求的高標準試驗農田、高標準試驗溫室等設施,打造專業試驗場景平臺。圍繞生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大數據分析決策、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金融創投等打造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服務四大領域創新成果加速轉化和關聯產業加速落地。
全方位強化資源,增強農業科創谷綜合影響力
上海農業科創谷以科產城深度融合、創制試緊密聯動為思路,形成“1+N+X”空間發展格局!1”指1個農業科創策源核,重點聚焦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南上?苿撝行膮^域,統籌建設“四大領域”科技創新中心和農業科創國際合作中心,集聚世界一流的農業科技研發機構、創新聯合體和科技企業!癗”指N個新質產品制試區,以東方美谷、金匯食品產業園、奉城經濟開發區、臨海工業區等為主,承載新質產品研制產業。以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莊行基地、莊行現代設施農業片區、青村東方桃園綠色田園先行片區為基礎,承載新質產品試驗功能!癤”指X個科技農業示范點,立足上海,圍繞新品種、綠色高效農業投入品、蔬菜“機器換人”綠色生產、智慧農業等方面加強推廣應用,提升上海市農業園區與基地發展水平。面向全國,與上海援建幫扶地區、域外農場等合作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合作示范基地。展望全球,建設境外農業技術試驗示范基地。 放眼世界,上海農業科創谷謀劃建設農業科創國際合作中心,打造國際聯合實驗室、國際聯合中心等多雙邊國際聯合研究平臺,圍繞基礎研究國際聯合攻關、前沿交叉學科合作研究、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農業科技人才聯合培養等方面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吸引國際領先的科技服務機構、創投機構、前沿孵化器集聚。謀劃加強與世界先進創新國家(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農業科技合作,建立境外農業技術試驗示范基地。謀劃建立國際健康農業科創共同體,成立國際健康農業學院;謀劃推動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等國際機構設立辦事處。 著眼國內,上海農業科創谷將與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等高等級農業科創載體開展合作,探索科創伙伴園區模式,開展聯合研發、人才互換、資源共享、團隊共建等。面向長三角,奉賢將與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合作打造長三角農業科技創新集群,研究制定長三角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規劃和支持政策;組建長三角農業科教聯盟,推動實驗室、科學裝置、試驗場所等開放共享。 立足上海,上海農業科創谷與浦東張江種谷、崇明農業硅谷聯動發展、錯位競爭,形成“三谷聯動”,共同支撐引領上海市13個田園先行區和12個現代設施農業片區試點創新發展;與“東方美谷”形成“雙谷協同”,實現政策、空間、科技、人才協同聯動。 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引領農業科技創新策源、新質產業集群發展,提升中國農業科技國際影響力、話語權,貢獻農業現代化中國經驗是上海的歷史使命。 上海農業科創谷立足上海市、奉賢區特色優勢,鏈接全球智慧、對標世界一流、創造中國范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順應“四個領域”發展趨勢、聚焦“四個領域”關鍵環節、破解“四個領域”短板瓶頸,做科學規律的第一發現者、技術發明的第一創造者、創新產業的第一開拓者、創新理念的第一實踐者、短板瓶頸的關鍵“破壁”者,必將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上海經驗”“奉賢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