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晏平輝 記者程暉報道 江西省宜春市作為全國49個功能型流通戰略支點城市之一,具備獨特的資源稟賦、發展基礎、區位優勢和未來潛力,是贛西區域唯一具備公、鐵、水、空立體交通網絡的城市。宜春市發揮交通樞紐的先導作用和物流樞紐的支撐作用,以發展樞紐經濟為抓手,培育發展新動能,構筑鋰電新能源產業新高地,充分激發市場新活力,促進城市產業能級和服務能級再提升。 高標準謀劃。堅持頂層設計,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立足國家所需、城市所長,精心編制支點城市建設方案。圍繞建設“國家級鋰電新能源產業供應鏈組織中心、現代生產服務型樞紐經濟發展中心、贛西現代商貿流通產業中心、贛西區域性農產品物流基地”目標,明確52項重點任務、謀劃提出42個重大項目,分年度制定工作要點,逐項予以推進。 高質量推進。充分發揮本地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整合鋰電新能源產業上下游資源,成功申建6個碳酸鋰交割庫,積極搭建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打造國家級新能源產業重要集聚區。聯動周邊鋰電新能源產業特色城市,打通流通環節腸梗阻,提升宜春重要商品和資源要素生產、集散和消費能力,突出提升鋰電產品區域輻射力和影響力,形成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鋰電產業鏈供應鏈服務網絡。目前,寧德時代、國軒高科、贛鋒鋰業等全球新能源頭部企業均在宜春設立生產基地,鋰電新能源完整產業鏈條基本形成。 高效率服務。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把企業作為流通支點城市建設主力軍,激發企業投資熱情。從服務流通企業視角出發,深入推動政務服務模式創新,實現“一門通辦”“一網通辦”,對涉及多個部門的事項實現集成辦理,推進道路運輸從業人員高頻事項跨省通辦。制定出臺差異化收費政策,探索金融政策扶持,將釋放惠企政策“紅利”作為激發主體活力的重要抓手,2024年爭取20億元授信金融資金貸款扶持道路運輸企業。目前,宜春市物流企業達6000余家,A級以上物流企業78家。省級重點商貿物流企業25家、省級重點商貿物流園區(中心)4家,3家企業入選全國商貿物流重點聯系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