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鮑筱蘭報道 近日,由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奉賢區政府、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共同主辦、以“凝聚科創力量,共塑農業未來”為主題的上海農業科創谷推進會在上海奉賢召開。會上發布了《上海農業科創谷總體規劃(2024-2035年)》。 上海市副市長陳宇劍在會上表示,推進會標志著上海農業科創谷正式運行,為上海農業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又一個重要平臺和載體。接下來,希望上海農業科創谷緊扣農業科技創新的核心功能,切實抓好農業科技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圍繞重點領域、集中攻關、加速突破,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充分發揮科創谷的橋梁、紐帶和平臺作用,打造以市場為主導、企業為主體,政府部門積極參與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為目標,優化農業科技成果資源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 奉賢區委書記袁泉表示,奉賢農村地區占區域面積達80%,每年為上海供應10萬噸大米、20萬噸蔬菜,是上海重要的“米袋子”“菜籃子”,也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學,擁有農業科創和空間的優勢,首期拿出5萬平方米作為首發,后續和農科院一道,二期即將推出20多萬平方米的空間來吸引優質的農業科創企業、高校功能平臺和師生創業團隊來奉賢創新創業。 農業農村部科技司一級巡視員張文表示,上海農業科創谷創新體制機制,集聚農業戰略科技與人才力量,優化農業科技創新布局,推進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同時聚焦“科技+服務”,通過各方努力,將建設成為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高質品種研發地、頭部企業聚集地。 奉賢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建東介紹,上海農業科創谷聚焦核心種源、生物合成和基因技術、植物萃取、智能設施裝備四大領域。在核心種源方面,聚焦種質資源保護開發、精準智慧育種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關鍵環節,打造種源農業“BT+IT+AT”產業服務平臺;在生物合成和基因技術方面,聚焦創制工程微生物、新型模式生物、創制供體生物等生物基因產品,打造中國農食生物基因科創平臺;在植物萃取方面,聚焦植萃適用性品種培育、細胞工廠高效培養、智能萃取工藝研發等產業關鍵環節,打造中國植物萃取科產創新平臺;在智能設施裝備方面,聚焦農業核心算法、農業機器人等關鍵技術和農業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打造農業智能設施裝備科創產品的新平臺。 “當前我們已經有70多個項目對接成功,十多個項目在落地。”王建東介紹。同時,上海市委、市政府將重組后的上海農村產權交易所落戶上海農業科創谷。科創谷將做大做強上海農村產權交易所,加快推進中歐地理標志跨境平臺建設,促進農業要素高效流動,形成“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的創新發展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