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聶金秀 記者羅勉報道 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健全耕地保護補償激勵機制的意見》,從優化普惠性補償機制、健全考核獎勵機制和建立跨區域調劑機制三個方面,構建完善省、市、縣三級耕地保護補償激勵機制。 據了解,自2025年起,廣東省級將對建立耕地保護普惠性補償制度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給予經濟補助。補助資金根據轄區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現狀耕地面積下達,補助標準由之前的30元/畝·年提高至35元/畝·年。突出“獎優罰劣”導向,對于在上一年度耕地保護考核中全省排名后五名的,每市將扣減400萬元補助;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年度考核被“一票否決”的,省級不予補助。補助資金在涉農統籌整合資金中單列安排、專款專用,由各地集中用于耕地整治恢復、耕地質量提升、耕地集中整治區建設、農田基礎設施管護與修繕、耕地種植管護等耕地保護工作相關用途。 《意見》將進一步加大耕地保護激勵力度,發揮耕地保護獎補調節激勵功能,充分調動基層政府和農民群眾保護耕地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實現耕地資源空間布局優化和可持續保護良性循環的同時,助力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意見》對原有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經濟補償制度進行了優化,擴大了補助范圍,提高了補助標準,明確了補助對象,拓展了補助資金用途。 《意見》銜接全面推行“田長制”工作情況,以及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最新要求,完善激勵機制,明確獎勵對象、獎勵標準和獎勵資金與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使用管理要求。
|